吴性诚,字朴庵,湖北黄安人。
清廪贡生。
遵川楚例捐县丞,来闽候委。
嘉庆十七年(1812)任澎湖通判,嘉庆二十年(1815)任凤山县丞,建阿缑书院。
嘉庆二十一年(1816)正月任彰化知县,时值谷贵,群盗起,性诚日夜抚谕,劝平粜,设粥厂,民免流亡。
课士有知人明,所识拔,后皆登第,贫士乡会试,往往资助之。
并改建文昌祠、书院、学署等。
善布施,颇有政声。
以捕盗有功,道光四年(1824)任淡水同知,未几以病告归,到家一月卒。
〖编者按:周玺《彰化县志》〈官秩志‧列传〉、蒋师辙《台湾通志》〈列传‧政绩〉有传。
〗(许俊雅撰)
生卒年:?-?
吴性诚
查阅内容
留别诸耆老 瀛洲鸡犬好桑田,俗美敦庞自昔年。 讲让型仁期以后,还淳返朴望如前。 云山恋别留风雨,书剑随行隔海天。 多谢攀辕诸父老,从来不选大青钱。 注释: 1. 瀛洲:指传说中的海外三座仙山之一,这里借指遥远的理想之地。鸡犬:比喻人的生活富足安定。 2. 桑田:神话中说地上的植物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变化,桑田是其中之一。这里的“桑田”比喻世事的变化。 3. 俗美敦庞:指风俗淳朴敦厚。 4.
【注释】 朅来(qiè lái)来到;构隙(jù xì):制造裂痕,指结仇。 杀机(shā jī):杀人的阴谋。已早:早就有了。 谍(dié)谋:间谍。暗引:暗中引导。贪利徒:贪图私利的人。 灭虢还从虞借道:灭亡虢国时,要借路给虞国的。虢、虞都是古国的名。借道,借用通道。 庚癸:星宿名,这里用作代词,指天象。乏军粮:缺乏粮食。 向山中乞鹿场:在山林中求取食物。乞,请求。鹿场,指打猎的地方。 矫称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舟帆往来断,缓急阻水程。 忽然霏卤霰,海雨洒低薨。 沾衣黴黕黮,嘉种萎叶茎。 风土殊恶劣,士女半伧儜。 四宅既已隩,抚字慎权衡。 强宗思拔薤,芟刬搜棘荆。 鞭蒲戒微眚,教勉先父兄。 颠连岂隔膜,痛痒切孩婴。 东南雄锁钥,半壁天外撑。 萑苻防恣肆,重镇卫以兵。 楼船频下濑,不坐细柳营。 朝廷设文武,部署规模宏。 所贵冰渊懔,夙夜惟励精。 敢恋黄紬被,放衙动讥评。 代庖笑越俎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文学家林则徐在任台湾府(今台南市)同知时所作。诗中描写了澎湖风光,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当地百姓生活状况的同情和关注。全诗语言生动形象,意境优美动人。 诗句释义: 1. 新秋来澎岛,风挂紫澜旌。 2. 又击中流楫,孤帆一叶轻。 3. 天际微云抹,列屿睹峥嵘。 4. 莲花开瓣瓣,形势极纵横。 5. 三十有六岛,荷盖田田擎。 6. 又如排衙状,拱卫自天成。 7. 民贫缘土瘠
入山歌 梦亦不到海外乱山之中,炎歊来往于烟雨寂寞之空蒙。上雾下湿天日暗,溪谷岚气瘴毒侵鸡肋之微躬。斫竹为床聊偃仰,破壁僧房吼夜风。撼枕声喧溪水激,奔腾万马无停息。古人五月渡泸勤,嗟余何事此间数晨夕。 注释: 1. 梦亦不到海外乱山之中:梦中也达不到海外的混乱山脉中。 2. 炎歊来往于烟雨寂寞之空蒙:炎热的阳光在烟雾缭绕和寂静的天空中来回穿梭。 3. 上雾下湿天日暗:上面有雾,下面又潮湿湿润
【注释】 入山歌:一首描写诗人因不满时政而隐居山林的诗歌。 痛心兼疾首:形容内心痛苦和愤慨的心情。 终夜彷徨绕床走:整晚辗转不安,在床上徘徊踱步。 赤子保无方:指自己身为百姓,无法保护国家。 惟引咎:只是自责而已。 传闻此番知大义:听说这次行动是为了伸张正义。 曾助王师歼丑类:曾经协助军队消灭邪恶之人。 有功不赏祸太奇:虽然有功劳却得不到奖赏,这是非常奇怪的事。 发指凶残频坠泪
这首诗是明朝时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所作。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入山歌(译文) 婆娑洋世界原宽,自归版图衽席安。 两戒河山经擘画,百年疆索定纡盘。 土牛红线分番汉,文身剺面判衣冠。 毋相越畔设险守,旧章遵循永不刊。 叵耐生番偏嗜杀,伺杀汉人镖飞雪。 割得头颅血模糊,山鬼伎俩夸雄杰。 闪睒枭獍人见愁,痴顽吾民与之游。 悯不畏惧侵其地,吞食抵死竟无休。 千峰万壑潜深入,荷戈负耒如云集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埔社风景的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入山歌 - 这是诗歌的标题,表明这是一首关于进入山区的歌曲。 2. 七十二社部落分 - 这描述了该地区有七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名称和习俗。 3. 茹毛饮血麋鹿群 - 这里描绘了当地原始的生活方式,人们茹毛饮血,生活在麋鹿群中。 4. 中有旷隰名埔社 - 这里的“旷”指的是开阔的地方,“隰”指的是低湿之地
诗句释义 1 放纸鸢:在广阔的天空中放飞风筝。 2. 海阔天空不碍飞,青霄直上挂晴晖:大海辽阔,天空无垠,风筝可以自由飞翔,高挂在晴朗的天空下。 3. 高排阊阖凌千仞,俯阚沧溟小四围:高空中风筝与云层并列,仿佛能够跨越千仞之高的山峦;俯瞰大海,它显得那么渺小,仅四围而已。 4. 健翮当秋鹏路远,遥情隔水雁书稀:强健的翅膀如同秋天的鹏鸟那样广阔,飞行的道路虽然遥远;隔着水面
【诗句】 1. 看月 2. 夜静空庭倩月陪,冰壶朗澈照蓬莱。 3. 平生笑杀吴刚斧,仙桂高枝砍不来。 【译文】 在寂静的夜晚,庭院中明亮的月光陪伴着我,如同清澈的冰壶般明亮、通透,照亮了通往蓬莱仙境的道路。 我一生中从未见过吴刚的斧头能够砍断桂花树,因为那棵桂花树已经生长得非常高大,难以砍断。 【注释】 - 看月:观赏月亮。 - 夜静空庭倩月陪,冰壶朗澈照蓬莱:在宁静的夜晚
相关推荐
吴凤韶是清朝时期的诗人。 吴凤韶,字翔九,出生于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家庭,他的家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咸丰已未时期,他成为了科举考试的副榜生,而光绪纪元时则被举为孝廉方正。这些经历不仅让他接触到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也使他对文学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热爱。他的性格慈爱乐善,对社会公益事业也充满了热情,如保婴、牛痘、惜谷和保节等,他都尽力去经营和推广。
何南钰是一位清代的诗人,字相文,出生于广东省博罗县。他在嘉庆年间中举人,后中进士,成为翰林院的一名成员。何南钰一生从事过多种职务,包括会试同考官、河南道监察御史、浙江道监察御史等,并曾担任云南临安府知府,还署理迤东各道,为当地做出了显著贡献。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也以其治理边疆和救济灾民的事迹闻名。 何南钰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中举人,并在嘉庆四年(1799年)中进士
吴性诚,字朴庵,湖北黄安人。 清廪贡生。 遵川楚例捐县丞,来闽候委。 嘉庆十七年(1812)任澎湖通判,嘉庆二十年(1815)任凤山县丞,建阿缑书院。 嘉庆二十一年(1816)正月任彰化知县,时值谷贵,群盗起,性诚日夜抚谕,劝平粜,设粥厂,民免流亡。 课士有知人明,所识拔,后皆登第,贫士乡会试,往往资助之。 并改建文昌祠、书院、学署等。 善布施,颇有政声。 以捕盗有功
何逢僖是清代诗人。 字敬儒,号念修,是清朝著名的诗人之一。他于乾隆辛未年(1781年)中进士,并官至礼部侍郎。他的诗作风格独特,作品收录有《春明稿》《西行小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