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公,原名冯景,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52,卒于公元1715
清浙江钱塘人,字山公,一字少渠。
诸生。
十七岁学为古文。
志在经世,又通经术,不信伪《古文尚书》,与阎若璩见解相同。
康熙间,被荐鸿博,辞不就。
工诗文,多表章节义之作。
学者私谥文介先生。
有《解舂集》、《樊中集》等。
生卒年:1652-1715
山公,原名冯景,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52,卒于公元1715
清浙江钱塘人,字山公,一字少渠。
诸生。
十七岁学为古文。
志在经世,又通经术,不信伪《古文尚书》,与阎若璩见解相同。
康熙间,被荐鸿博,辞不就。
工诗文,多表章节义之作。
学者私谥文介先生。
有《解舂集》、《樊中集》等。
生卒年:1652-1715
这首诗的内容是关于太华山碑文的。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解释: - "太华山高五千仞,金岳克配旻天峻。" 这两句描述了太华山的高和雄伟。其中“五千仞”是指山的高度,而“金岳”则暗示了山的美丽与辉煌。 - "虞巡周狩省方同,中间纂以嬴秦闰。" 这两句描述了古代皇帝巡视天下的情况。其中“虞巡周狩”指的是周朝的虞舜帝巡视天下,“省方同”则是说皇帝视察各地的情况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它描述了淮扬地区遭受水灾,百姓生活困苦的情景。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淮扬赈饥示官吏(淮扬地区赈济饥民,告示各级官吏) 2. 大浸困淮扬(巨大的洪水使淮扬地区陷入困境) 3. 薰风来日边(温暖的南风从天边吹来) 4. 命公殿南服(命令你负责南方地区) 5. 河润同沦涟(黄河滋润着两岸,波纹荡漾) 6. 忆自高堰决(回想起过去高堰决堤的情景) 7.
郑国溱洧间,士女赠芍药。 后来修禊游,流觞传至乐。 丽草殿余春,翠茎吐丰萼。 雪色含颦娇,心染胭脂薄。 扬州三十种,繁英已成昨。 吴苑栽灌肥,疑种橐驼郭。 鹿韭怅陈迹,凫花酣晚酌。 方塘敛夕阳,前林集归雀。 爱兹婪尾春,宁谢不忍斫。 芳园寄幽赏,暂留慰寥廓。 好待纤月临,防受微风落。 红药当阶翻,佳句谁继作。 促坐未奏陔,缭垣已鸣柝。 寓公兴不浅,今古互销铄。 悬河三尺喙,高谈杂谐谑。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七百年前宋景祐,天生名世眉山秀。 【解释】:七百年前,即宋仁宗景佑年间,是眉山李觏的出生地,这里指他的家乡。 2. 腊月十九乙卯时,岁维丙子降奎宿。 【解释】:腊月十九日,乙卯年,即宋英宗治平四年,丙子年,是这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奎宿是二十八星宿之一,代表南方。 3. 后贤神契商邱公,笃好先生表至忠。 【解释】:商邱公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学者和官员,对李觏非常推崇
步韵宋牧仲《九峰曲二首》 其一 九朵芙蓉出泖江,空明荡桨自双双。 诸峰耸翠如相送,倚遍雕航四面窗。 注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画卷,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和谐。 “九朵芙蓉出泖江”,这里的“九朵芙蓉”指的是九个荷花,它们是从泖江(一条河流)中生长出来的。这些荷花生长在泖江上,显得格外美丽。 “空明荡桨自双双”,这里的“空明”形容水面上的光线明亮而清晰
【注释】崇冈:高耸的山岗。磥砢(lěi luǒ):形容树长得很高,枝干交错。楩(pián)楠(nán):两种名贵木材。椅梧:一种树木。龙骨死:形容树枝盘曲如龙形。数围:一围为十分之一丈,即几米。苍云:指天空。太阴:月。蛟鼍(túo sōu):龙和鳖。流胶融:流动的水。孔林楷:用孔子弟子曾参的门人曾参的墓旁松柏来比喻李营邱画中的古柏。毕宏、韦偃:都是唐代著名画家。擅场:擅长某项技艺。营邱李
译文: 初秋的雨水刚收完,远方的道路还湿漉。夕阳余晖映照着九峰山峦,形成一幅优美的图景。 无需再去看那黄痴的画卷,这里就是天成的雨后美景。 注释: - 残澍: 指初秋时节刚刚停歇的细雨。 - 收湿: 雨水停歇后,路面上的水分蒸发。 - 夕虹: 傍晚时分出现的彩虹。 - 纡: 弯曲、盘旋的样子。 - 黄痴画: 黄痴是唐代画家,他的画作以色彩艳丽著称。 - 此是天成雨霁图:
淮扬赈饥示官吏 汲黯矫发粟,仁心千古传。 损馀补不足,天道平不愆。 公真社稷臣,开诚何拳拳。 作诗示官吏,气压舂陵篇。 译文: 汲黯假借分发粮食救济灾民,他的仁爱之心流传千古。 减少多余的供应,补充不足的救济,这是天理公平不会偏差。 你真是国家的忠诚大臣,敞开心扉多么殷勤。 他为官吏们写诗鼓励,他的气势如同春陵的篇章。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作者通过汲黯假借分发粮食救济灾民的行为
延熹华岳庙碑歌 或云汉刻例不名,我隘见闻向谁究。 此事掎摭无短长,桓灵时事关大纲。 卖官党锢奄人猖,青虹堕殿星孛狼。 儿生两头四臂妖非祥,三十六万黄巾黄,可怜帝子逃萤光,独有兹碑崨嶪不随炎刘亡。 世事都从驹隙过,千五百年陵谷堕。 每叹沧桑变幻多,方知文字因缘大。 嘉靖年间令不才,碎为砌石委蒿莱。 六丁假手一何毒,讵殊轰击靊霳䨓。 乌嘑有成必坏循环理,万事纷纶尽如此。 商丘公耽集舌录
我们来看第一句“简慰天涛”。这句诗中,“简”指的是简略、不详细;“慰”是安慰、宽慰;“天涛”则是指浩大的波涛,比喻声势浩大。整句诗的意思是:先生仰面感叹着华丽的房屋,手抱着遗书常常独自住宿。他整日聚集在庭院里听到鸟儿的叫声,到了半夜掀窗来被鹿撞见。 接下来是第二句“我常踏月望西园”。这里的“月”指的是月亮,“踏月”则是指沿着月光行走。整句诗的意思是:我经常沿着月光走在西园里
邹一桂是清朝的诗人,字原褒,号小山。他不仅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和画家,还是乾隆皇帝的“殿上君臣”与“画中僚友”。 邹一桂生于1686年,卒于1772年,他的一生经历了清初至乾隆年间的政治变革。作为翰林院编修,他参与撰写了《四库全书》,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影响。在艺术领域,邹一桂擅长花卉绘画,尤其推崇恽寿平的画法,作品风格清新秀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