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琛
【注释】 箄洲:即黄州,在今湖北省黄冈县。鲇鱼口:在今湖北省黄冈县境内的长江边。牢落:失意、落寞。殷富:富裕。狂寇:指元兵。芟蹂:铲除、蹂躏。彩鹢(yì):彩色的船。荒忽:指战乱。至:到。泄泄:疲惫的样子。豺狼薮:指战场。残妖:指残敌。决可扫:一定可以扫平。顾影:回头看自己的形象。衰朽:衰老。据机轴:掌握军机。是赖活人手:全靠有能干事的人。制胜非他:决定胜利没有其他的办法。临事毋一苟
【译文】 朱门里太阳刚升,城门还没打开就传来了金吾卫前来搜查的脚步声。 那些女子们被驱逐出门,惊惶中化妆还未完成就被催着走。 屋里屋外的官员检查谁还在偷东西,搜查十天后收缴了家中所有财物。 连膏田也被查抄,吴地的绫、蜀地的锦都成了一堆堆。 藏在宝箱里的贿赂发出耀眼的光芒,海中的宝物堆积如山高。 用大车将搜出的宝物拉进内府,街头巷尾人潮涌来如雷贯耳。 宾客们纷纷逃避,家童们都散开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并分析其情感态度。解答此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赏析”,结合诗中重要语句和重点词句来分析。此题要求对诗句进行赏析,可从以下角度考虑:诗句的意思、运用的手法、表达的情感等。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哀猿暝啼江上山,山雨滴绿绿满船”“六月单衫坐篷底,细数雪鹭冲凉烟”两句写景抒情。诗人以哀猿之哀啼起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应先审清题干,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回答。一般说来,诗歌的三要素是内容、情感、形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是诗歌内容的外在表现,而诗歌的情感则能打动人心,引起共鸣。 (1) 此题考核诗歌的炼字,是一道诗歌鉴赏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分析该字运用的技巧以及表达效果。“枇杷”一诗中“可喜荒郡亦有此
【注释】:下滩(水名,在江西境内):指庐山瀑布。试我老胆勇:以瀑布的壮美来测试诗人的胆量。夜召风雨故惊悚:晚上召唤风雨,使人感到惊悚。岩垂壑沸豪秋湍:岩石高耸入云,山涧水流湍急如雷。人与伏鳞共飞踊:人与鱼在水中翻腾跳跃。溅衣及屦自安坐:衣服被溅湿,鞋也弄湿,仍能安然坐下。一木摆拨群力捧:一根树桩摆动时,众多的人用力去推它。篙工脱险乃大笑:划船工在脱离险境后大笑。窃臆使君得毋恐
诗句 - 皇帝廿有三祀,岁在癸卯月建已。:皇帝即位已有二十三年,这一年是癸卯年和建巳月。 - 万人一口呼太平,欢动朝廷真御史。:人们一起欢呼和平,这真是一种快乐和喜悦。 - 御史献言职所司,以言得罪焉敢知。:御史的职责是向上级报告情况,如果因此得罪了人,他也不知道。 - 伤威纵敌愤所切,高位可复贪牖尸。:对敌人不能宽容,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放弃原则。 - 一封朝奏天子圣,贵人惨懔惊名姓。
《清明》是一首唐代文学家杜牧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清明时节,细雨纷纷的景色,以及作者在这样一个春雨中所见所感的心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诗人简介: - 杜牧(公元803年—约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祖籍河南洛阳。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宰相杜佑之孙。大和年间,寓居淮南节度使府,屡有文章显名于世。杜牧关心国计民生,写下了不少政论文章,从多方面批判晚唐的社会现实
【注释】 1. 少时不愿轻去乡:年少时期,我不愿意轻易离开家乡。 2. 读书愿罄家所藏:我读书的愿望是尽我一生的精力,把家里所有的书籍都读遍。 3. 间从邻好乞善本:有时我会向邻居借来一些好的书。 4. 手钞夜阑镫烛光:夜晚在灯光下用手抄写。 5. 亦知力索乏真味:我知道,虽然努力了但还是缺乏真正的理解。 6. 癖嗜长匆忙:对书籍的热爱让我变得匆忙。 7. 丹黄纷藉染十指:手指被墨水染黑了很多。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江上秋景的诗歌。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翻译: 发德山(1) 割麦天气江流潢,沙滩渐没五尺强。(2) 鼓师弄手百夫唱,竹索倒拽船低昂。(3) 回头看山在林杪,孤峰一角浮图小。(4) 画旗飘扬风转脚,羡煞估帆去如鸟。(5) 朝天路远六千余,堂堂岁月间扫除。(6) 遥与山灵结后约,再来颜鬓知何知。(7) 译文: 1. 秋天的收割季节里,江水流动如同被割过的麦田一般
这首诗是诗人在德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下是逐句释义: 第一句:“日日来看江上山,居人笑说使君顽。” 注释:每天我都会来到江边的山上观看,居民们会笑着对我说你真是个顽固的人。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江边山景的热爱和欣赏,同时也展现了他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友好互动。 第二句:“使君无事且乐此,尚恨尔来腰脚孱。” 注释:你(指使君)如果没有什么公务,就到这里来享受山水之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