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贵州贵筑人,字子寿。
道光二十五年进士。
授编修。
同治元年入骆秉章四川幕府,镇压石达开军。
官至湖北布政使。
尝掌教关中书院、保定莲池书院。
又应李鸿章聘修《畿辅通志》。
官至江苏布政使,调湖北,遇事有不可,必断以争。
有《三省边防考略》、《金沙江考略》、《陶楼文钞》等。
生卒年:1823-1890
清贵州贵筑人,字子寿。
道光二十五年进士。
授编修。
同治元年入骆秉章四川幕府,镇压石达开军。
官至湖北布政使。
尝掌教关中书院、保定莲池书院。
又应李鸿章聘修《畿辅通志》。
官至江苏布政使,调湖北,遇事有不可,必断以争。
有《三省边防考略》、《金沙江考略》、《陶楼文钞》等。
生卒年:1823-1890
【解析】 ①“海外有功”,指在外国立下战功,即曾纪泽出使英法俄等国任钦差大臣、驻外公使。 ②“朝端有望”,朝廷中将有希望的人选。 ③ “名父之子”,指曾纪鸿(字雪琴),曾国藩长子,是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民族英雄,1904年因甲午战争战败而忧愤成疾病逝于天津寓所。 ④“命世之才”,“命世”指有匡辅社稷的大才。“命世之才”指有治国安邦才能的人。 ⑤“大江南北”,指南北广大地区,泛指全国。
【注释】 挽曾国藩联:这是一副对联,表达了作者对曾国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公真一代名臣,挽东南已坠山河,百战奇勋,论学术本原,犹为余事; 我是再传弟子,忆京洛叨陪杖履,卅年老友,每从容讲贯,咸服先生。 【赏析】 这副对联是一副赞美清朝末期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曾国藩的楹联。上联“公真一代名臣”称赞曾国藩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是一位真正的英雄豪杰。“挽东南已坠山河
【注释】 疏漳浦:漳州人。漳浦,即今福建省漳州市。手札:书信。倪鸿宝:名鸿宝,号云林,明末清初画家。黄石斋:明末清初画家。归途遍游名山:指黄石斋在归途中游览了许多名胜古迹。闻:听到。黄石斋归途遍游名山韵题后:指黄石斋听到这首诗后的感想。 【译文】 隐居避世很难,我辈非默客之人。 求学问道得到相长,美好时光难得相逢。 孝陵有奇梦,文明有伤旧封。 持节敢谏,逆鳞批龙。 【赏析】 此首七言绝句
【注释】 庚寅: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作者四十二岁。苏州:今属江苏省,在浙江省北部。量移:因罪徙谪,改官。武昌:今湖北鄂州市,在长江中游。武城:春秋时齐国邑名。弦歌:指音乐歌舞。国奢:指奢侈的国君。示以俭:指君主以节俭为榜样。斯道:此道路。帝廷琛:即“帝廷瑰”,指帝王所珍视的珍宝。吴楚:古地名,这里泛指南方各地。云:语助词,无义。规箴:规劝和批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被流放到杭州后
【注释】 疏漳浦,即漳州府,在今福建省。手札,书信。倪鸿宝: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字鸿宝。黄石斋:名道周,明亡隐居福建。归途遍游名山,指游览福建的名胜古迹。孔孟:孔子和孟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文谢:指屈原。今:如今。受:传授。一节:一节操守。钦:敬重。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全诗通过咏叹古人的节操,寄托了作者对当今社会道德沦丧的不满情绪。 首联“绝粒十四朝,赋诗何舂容”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舜钦的《留题武昌西山诸生院》中的一首,表达了他对学生们的期望和关心。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注释: 1. 庚寅九月:指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九月。 2. 自苏州量移武昌:从苏州调往武昌。量移,指官吏调动。 3. 留示诸生:留给学生们看。 4. 有朋:朋友。筮盍簪,指朋友聚集。 5. 譬若鸟栖树:就像鸟儿栖息在树上。 6. 一鸟独南飞:一只鸟独自向南飞翔。 7.
这首诗是苏轼在庚寅年九月(1080年)从苏州调到武昌时,写给他的学生们的。全诗共八句,依次为:聚散亦何常,进德期罔懈;六书与九章,蓺事各异派;致用求其通,面墙昭古戒;拘墟守章句,大道恐破坏;师承贵有恒,勖哉日月迈。 逐句释义: 1. 聚散亦何常:人生聚散无常。 2. 进德期罔懈:追求道德,应持之以恒。 3. 六书与九章:古代汉字分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和九章(《周易》
【解析】 题干要求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注明注释。解答时,首先解释诗句的大意和内容,然后注明注释即可。 【答案】 译文: 我家在右江的老族长,刚正不阿毫不气馁。 饿死也绝不受胁迫,坚持节操正当其时。 一封书信发到广东去,褒奖忠心皇帝封赏。 可惜忠诚的王确没有能坚守,忠血洒尽归于大清龙庭。 赏析: 首联“吾家右江老,抗节无馁容”,诗人自谦为“右江老”,说明自己出身名门望族,是右江土司的后代
这首诗是诗人陶渊明对陈涉江画册的赏析,通过解读诗句表达了对历史、现实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下面是逐句释义: 1. 题陈涉江画册 这句诗描述了一幅描绘陈涉江(长江支流)的画面。"题"意味着评价或者评论,"陈涉江画册"指的是一幅以陈涉江为主题的画作或书籍。 2. 陶潜宅里松犹在 陶潜,即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家被称为“陶潜宅”。这里的“松”可能指的是家中的松树,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次韵答袁重黎 隆阴叹季驶,朝霜若暮氛。 卉零刚虫鹅,畴能持大钧。 神龙尽思蛰,尺蠖安可伸。 鲸齿白如雪,出海千为群。 雀雏闇天时,岂办千霄云。 言谁药石甘,香孰知见薰。 层冰凝已坚,饮鹤何处川。 䙰褷脱笼樊,结巢长松根。 病翮心自惜,啸侣情每勤。 伊祁近尧基,政閟而民醇。 丛树翳楼阁,碧涧幽含春。 侧闻丹穴凤,浴水不浴浑。 德牧耀奇字,华采腾轩轩。 高调叶箫韶,求友灵禽园。 暂饥竹未花
黄益增是清代的诗人。 字少桥,号拙公,生于平江,是一位著名的清代诗人。他于道光癸卯年考中举人,并在安仁担任训导职务。此外,他还著有《拙公诗钞》以记录自己的诗歌创作
清代诗人黄辂,字乘殷,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 黄辂生活在一个文学与艺术繁荣的时代,他的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诗歌领域。根据现存资料,黄辂创作了许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的诗作。例如,他的《秋马》一诗中描述了战马在秋天的月光照映下嘶鸣的情景,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壮志难酬的悲凉
清贵州贵筑人,字子寿。 道光二十五年进士。 授编修。 同治元年入骆秉章四川幕府,镇压石达开军。 官至湖北布政使。 尝掌教关中书院、保定莲池书院。 又应李鸿章聘修《畿辅通志》。 官至江苏布政使,调湖北,遇事有不可,必断以争。 有《三省边防考略》、《金沙江考略》、《陶楼文钞》等。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