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浙江秀水人,字坤一,号萚石,又号瓠尊、壶尊,晚号万松居士。
乾隆十七年成进士,授编修,官至礼部左侍郎。
自少不耐为八股文,故得第甚晚。
工诗与书法,善水墨画,尤工兰竹。
又善鉴别法书名画。
官至二品,而家道清贫,晚年卖画为生。
有《萚石斋诗文集》。
生卒年:1708-1793
清浙江秀水人,字坤一,号萚石,又号瓠尊、壶尊,晚号万松居士。
乾隆十七年成进士,授编修,官至礼部左侍郎。
自少不耐为八股文,故得第甚晚。
工诗与书法,善水墨画,尤工兰竹。
又善鉴别法书名画。
官至二品,而家道清贫,晚年卖画为生。
有《萚石斋诗文集》。
生卒年:1708-1793
【注释】 同官:即同官相庆,祝贺。 华原:华山之南地区。华原,今陕西耀县一带。 “豳土”句:《诗·国风·豳风》云:“彼君子女,其仪一兮。心如结兮,维梅其室。”豳为周朝的属国,在今陕西彬县、岐山一带。 “涧谷”句:言涧水清冽,谷地幽深。 “桃花”句:言桃花含雨,柳絮飘飞。 “遗烈”句:言姜尚(姜太公)的遗德,与武王论城破后的情况。语本《史记·齐世家》:“武王已平天下,王欲霸,而管仲、召康公皆用事…
【解析】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诗人在长安与友人相会时所作。首联写日暮时,诗人来到祤城西的范公书院,与朋友相聚,心情舒畅愉快。颔联以景衬情,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曲池短桥上初生的荷叶刚合叶,阶前新发的嫩草半被青苔封裹;颈联写庭院中蜘蛛独结,芍药花迟开,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惆怅。尾联用典表达自己的情感:自己虽已破戒饮酒,但并不以为耻,反而劝慰好友不要因戒酒而疏远。全诗情景交融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王伯厚和顾亭林的怀念之情,同时表达了作者在儒家学说中的独特见解和个人经历。以下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注释: 1. 困学前惟 - 指的是在学问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只有王伯厚和顾亭林能提供帮助和指导。 2. 日知近有 - 近期内(即最近)有顾亭林的指点,意味着顾亭林给予了作者很多启发和帮助。 3. 儒家独起山川秀 - 在儒家学说方面,作者是一个独特且杰出的人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天柱峰出云歌》。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昨朝望峰峰笔尖,一峰青出群峰纤。 今天岟崥道其左,桃花色云惊所瞻。 笔尖不没千丈顶,肩腰覆抱浓如黏。 其下全山骨纯紫,献疑谓照晨光暹。 余峰自碧身自露,余云自白心自骛。 兹独吉贝弹松松,轻茜染之久喷吐。 明而相透层层兴,软不欲飞片片驻。 五里十里缦缦华,赤霄绛霄亭亭嫭。 藏精降神灊固然,汉武南岳根株连。 含阳而起可无为
诗句解读 1. 清晨斋心登岳颠,西麓转东螺径旋。 - 注释: 在清晨时分进行心灵的净化,然后攀登到山顶。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内心的宁静。通过“斋心”和“登岳颠”两个动作,描绘了一幅早晨登山的场景。 2. 最高已立南天门,培塿下见衡州前。 - 注释: 已经站在最高的地方了,下面可以看到衡州的前面。 - 赏析: 这里用“最高已立”和“南天门”等意象
【注释】 ①文节桥亭砚:指文天祥的砚台。 ②玉带生未见:文天祥被俘后,曾将家藏书画等物献给元朝,并作《自赞》。其中“笔端有风雨,墨汁如龙蛇”两句,后人认为是指他的文房四宝中的砚。 ③二公:指文天祥、王炎午。 ④亘:同“经”,经过。 ⑤信国:文天祥封号“信国公”。 ⑥相友相于日来往:王炎午与文天祥是挚友。二人志同道合,互相往来切磋学问,为国事奔走呼号。 ⑦五百年:文天祥在狱中坚贞不屈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结构和内容。 1. 诗句与译文对照: - 蜡花摇摇客半醉,重为主人拈旧器。(“蜡花”指蜡烛上熔化后滴落的蜡珠,“半醉”形容客人饮酒至微醺状态,“重为主人拈旧器”意指主人再次使用旧的酒杯) 译文:蜡烛上的蜡珠轻轻摇晃,我半醉的状态,主人又拿起了他那旧杯子。 - 吾州薄技近已无,可怜流转还供士女娱。(“吾州”指作者所在的州,“薄技”指技能,“无”表示没有,“流转”意为流传或转移
宜亭新柳其一 宜春亭子面湖西,城上山光扫黛齐。飞翠恰沾东角柳,笼阴浑带北门堤。 注释:宜春亭位于湖的西边,站在楼上可以看见城墙上的山影和山峰,山色被夕阳染成了淡淡的青色。东边的柳树上挂着翠绿的柳条,给北门的堤岸增添了一抹绿色。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宜春亭的美丽景色,从城上的山光到岸边的柳树,色彩斑斓,生动形象。同时,诗人也通过描写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是明代华亭高检讨的咏景诗,描绘了一座山的景色。从首至尾共106字,内容如下: - 小华阳歌(小华阳):这是一首咏景诗的名字。小华阳可能是指华阳洞,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紫湖镇境内,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全诗以“小华阳”为题,赞美了这座山的美丽和神奇。 译文: 明朝时华亭有个高才子,用磬山的石作笔山。第八洞天仿佛看得见,群仙门开群峰闲。大茅最高立在南面,中茅小茅西北环。上馆洞西大茅对
注释: 集散木庵严侍读,已经买到巩忠烈公两枚玉印,出观又为歌之。 秦游橐金,回家的路途中,携带着装满黄金的皮囊。归岂多,回家的目的是什么?急此巩误他人磨。 昨天说今天已得,激昂使我成悲歌。 我歌直为巩永固,我悲不独巩永固。 茫茫天地忠义人,旧物流传孰如故? 大江月照扬州城,中有乐安玉印明。 明年君归携此行,两印百年犹在京。 问何去去江南程,玉虽有字曾无声。 愿君与购贵主印,后先漂转重合并。
钱豫章是清代的诗人,字培生,号渔庄,嘉兴人。他于乾隆丁未(1787年)中进士,历任户部郎中等职。 钱豫章在文学创作方面有着丰富的成就。他的诗词作品《次韵馥林病起偕朱梓庐雨中过饮送春之作》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诗中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钱豫章的诗词全集收录了多首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例如,《池阳官罢魏塘栖》一诗描绘了诗人官罢归乡时的情景
钱慧珠并不是清代诗人,而是明代女词人。钱慧珠并非清代诗人,而是一位生活在明代的女词人。她的作品展现了其独特的才情与细腻的情感世界。以下是对钱慧珠的相关介绍: 1. 生平简介: - 钱慧珠,字玉绡,长洲人,童德存室。她的生平和作品反映了明代女性词人的社会地位和创作特点。 2. 文学成就: - 钱慧珠的诗文收录在《唐多令》、《忆家慈客武林》等作品中。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她的文学才华
清浙江秀水人,字坤一,号萚石,又号瓠尊、壶尊,晚号万松居士。 乾隆十七年成进士,授编修,官至礼部左侍郎。 自少不耐为八股文,故得第甚晚。 工诗与书法,善水墨画,尤工兰竹。 又善鉴别法书名画。 官至二品,而家道清贫,晚年卖画为生。 有《萚石斋诗文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