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赞熙是清代的一位著名诗人。
字子厚,号秋农,生于1764年,卒于1825年,是清朝乾隆五十年(1785年)的进士,其一生经历了清朝初期和中期,见证了多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变革。他不仅以诗名噪一时,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的诗歌创作涵盖了多种题材和风格,既有豪放激昂的边塞诗,也有婉约深情的抒情诗,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生活情感的真实表达。
缪赞熙是清代的一位著名诗人。
字子厚,号秋农,生于1764年,卒于1825年,是清朝乾隆五十年(1785年)的进士,其一生经历了清朝初期和中期,见证了多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变革。他不仅以诗名噪一时,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的诗歌创作涵盖了多种题材和风格,既有豪放激昂的边塞诗,也有婉约深情的抒情诗,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生活情感的真实表达。
【注释】 惊秋:秋天到来。 飙风西陆来,落叶下庭树。 飙风:急风;这里指秋风。“西”是方位词,表示方向。“陆”指高地,也泛指陆地。 庭树:庭院里树木,即梧桐树。 客子:远行之人。子,儿子的古体,这里用作动词。 悲异乡:悲叹自己身居异地。 去去还复住:走了又返回。 塞鸿:塞北之雁,这里比喻远行的人。 带远音:捎带远方的消息。 却向当头度:飞过头顶。 把杯不忍听:端起酒杯不忍心再听下去。 三唱河梁句
【注释】: 1、归归未得:归家不得。 2、秦中:古指今陕西一带,这里以张谨斋的官地为背景。 3、计与君别:打算和你去告别。 4、十六旬:一个月。 5、朔风卷地雪漫漫:北风刮起,大地披上白茫茫的厚雪。 6、灞桥:在长安东门外的灞水桥上。 7、去来攀折尽长条:意思是说,春天来了,柳树长出长长的枝条,我要和你一起欣赏它。 8、顿令:立刻。 9、不禁相看笑撚髭:看着你不由得笑了,连胡须都捻了起来。 10
杂感八首 绵绵远道短长亭,死别生离几度经。枯树何堪悲庾信,青山有幸葬刘伶。花如常好诚妖物,人到多情见性灵。柳折渭城高唱处,阳关奚忍把杯听。 注释与赏析 1. “绵绵远道短长亭” - 注释:“绵绵”形容距离遥远且漫长,而“远道”指从一方到另一方的长途跋涉。“短长亭”则指的是古代用来送别的短亭,用以象征离别和等待。 - 赏析:此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家乡、在异地他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以石头、枯树和璞玉为喻,表达了作者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哲理。 “放言”是全诗的开篇,意味着接下来要展开论述的话题。 第一句“顽石本不灵,鞭之使流血。”意在说明,石头原本并不灵动,但经过鞭打之后却会流血。这句话暗示了事物的表象和本质之间可能存在的差距,以及通过外力作用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同时,“流血”一词也形象地描绘了鞭打的疼痛感,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第二句“枯树少生意,溉之忽萌檗
秋砧 征袍未寄素秋深,捣杵声声响复沉。 粤海甲披劳战士,燕山裘敝感乡心。 寒霜九月卢家怨,落日孤城杜老吟。 许国此身何日致,筹边愿听鼓鼙音。 注释: 1. 秋砧:秋天的捣衣声,古人常在秋季制作衣物时敲打砧石,发出声音,以驱除寒冷。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秋砧声,引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2. 征袍未寄素秋深:征袍(远征的战袍)尚未寄出,秋天已经很深了。说明诗人正在等待出征
清明 魂断清明雨又风,天涯作客苦飘蓬。 空阶点滴愁都碎,歧路奔忙遇转穷。 五处乡心同白傅,一宵春梦感苏公。 杏花节里归耕未,落尽村边几树红。 释义与译文 - 清明:清明节,通常在每年四月四日或五日进行。 - 魂断清明雨又风:清明节那天,雨和风使得魂魄也感到了分离的痛楚。 - 天涯作客苦飘蓬:形容自己身在他乡如同飘泊无根之草。 - 空阶点滴愁都碎:在空旷的台阶上,雨水滴滴落下
诗句解释 1 空庭冷月逼窗纱:描述了一个空无一人的庭院,月光寒冷地照射在窗纱上。 2. 兀坐焚膏隐恨赊:形容一个人孤独地坐着(焚膏可能指的是燃烧蜡烛,以驱赶孤寂),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怨恨和遗憾。 3. 顾影自怜秋里客:回头看着自己的影子,感叹自己是秋天里的一个过客,感到孤独和凄凉。 4. 连床分照梦还家:虽然不能像平常一样与家人团聚,但在梦中也能与他们相见,享受家庭的温暖。 5. 云山万里经飘梗
注释: 秋扇:指秋天用的扇子,比喻女子。 曾将越绢制当初,几阵金风起敝庐:你以前用越绢做的扇子,现在金风阵阵,你的家已经破败了。 在暑奉扬难释手,乍寒抛弃孰怜渠:夏天的时候你经常拿着它,现在天气冷了就扔了,那谁还会去可怜他呢? 漫劳班氏三秋赋,那管羲之六角书:你不必再写了三篇关于秋天的赋,我们也不用管王羲之写的六角形的书帖了。 告尔团圆休自怨,炎凉意气本来疏:告诉你们,别难过了
【注释】 1. 别离叹:离别的感叹。 2. 妾貌春前花:妾的美丽如同春日里盛开的鲜花。 3. 妾心岩畔石:妾的内心坚定如岩石。 4. 花好有荣枯:花朵美好,却也有凋谢的时候。 5. 石坚难转易:石头坚硬,难以改变形状。 6. 忆自别君日:回忆起当初分别的日子。 7. 窗前绣蝴蝶:窗户前有一只蝴蝶在翩翩起舞。 8. 蝴蝶已成双:蝴蝶已经变成了一对。 9. 君犹客湘江:你仍然是那个远在他乡的人。
【注释】: 家剩遗书读未能:家中只剩下一些书信,却还没有时间去读。 敢伤落拓少人矜:我怎敢自怜自己落魄,而没有人去欣赏呢? 探怀自抱归真璞:打开心扉,抱着一颗真心回归到最真实的自我。 旧事堪惭有味灯:以前的事情让我感到惭愧,就像一盏有味道的灯。 纵喜奇文宗八代:纵使喜欢那些奇妙的文章,可以与唐代八大家的文集相提并论。 漫言慧业敌三乘:随意说智慧的修行可以达到佛教的最高境界,即“三乘”。
谢维藩,字麟伯,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他的生平与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其诗歌创作中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位清代诗人: 1. 基本信息 - 出生年月:谢维藩出生于1834年,卒于1878年。 - 籍贯:湖南长沙人。 - 官职经历:同治元年进士,官至山西学政。 - 师承:师事大学士倭仁,治宋学。 2. 文学贡献 - 诗词作品
戴璐是清代的诗人,字敏夫,号菔塘,一号吟梅居士。他的一生充满了文学成就和仕途经历,在清朝中后期的文坛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以下是对戴璐的介绍: 1. 生平背景:戴璐出生于浙江归安,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及第,官至太仆寺卿。他曾任扬州梅花书院山长,是清代著名的学者和诗人。戴璐的文学创作不仅限于诗,还涉及给事中的题名录等编撰工作,体现了他的学术造诣。 2. 代表作品
缪赞熙是清代的一位著名诗人。 字子厚,号秋农,生于1764年,卒于1825年,是清朝乾隆五十年(1785年)的进士,其一生经历了清朝初期和中期,见证了多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变革。他不仅以诗名噪一时,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的诗歌创作涵盖了多种题材和风格,既有豪放激昂的边塞诗,也有婉约深情的抒情诗,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生活情感的真实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