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庭冷月逼窗纱,兀坐焚膏隐恨赊。
顾影自怜秋里客,连床分照梦还家。
云山万里经飘梗,霜柝三更正落花。
辜负儿时书味永,寒釭伴我尚天涯。

诗句解释

1 空庭冷月逼窗纱:描述了一个空无一人的庭院,月光寒冷地照射在窗纱上。

  1. 兀坐焚膏隐恨赊:形容一个人孤独地坐着(焚膏可能指的是燃烧蜡烛,以驱赶孤寂),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怨恨和遗憾。

  2. 顾影自怜秋里客:回头看着自己的影子,感叹自己是秋天里的一个过客,感到孤独和凄凉。

  3. 连床分照梦还家:虽然不能像平常一样与家人团聚,但在梦中也能与他们相见,享受家庭的温暖。

  4. 云山万里经飘梗:形容自己如同飘摇的云和山,远离家乡,历经千山万水。

  5. 霜柝三更正落花:在深夜三更时分,听到外面有打更的人走过,而此时正是花儿落下的时候。

  6. 辜负儿时书味永:回想起儿时的读书时光,那时的书香气息永远不会消失。

  7. 寒釭伴我尚天涯:尽管身处天涯海角,但有一盏灯陪伴着我,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译文

    空庭中,冷月如水般洒在窗纱上,我独自坐在那儿,蜡烛燃烧着,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遗憾。我低头看自己的倒影,觉得自己是秋天里一个寂寞的游客。虽然不能和家人一同入睡,但我仍能在梦中见到他们,享受那份亲情。我就像飘荡在云端和山脉之间的一根线,经历了漫长的旅程。当夜晚三更时分,我在听到远处传来的梆子声时,看到窗外的花也正在凋零。这些都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读书的日子,那时的墨香永远都不会淡去。尽管我现在身处远方,有一盏灯火陪伴着我,它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让我不畏艰难。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在外漂泊时的孤独、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的“空庭冷月”、“焚膏隐恨”、“顾影自怜”等词汇,都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孤独。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在诗的最后一句中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生活的热爱。他相信,只要心中有光,就能照亮前行的道路,克服困难,找到归宿。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表达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