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将越绢制当初,几阵金风起敝庐。
在暑奉扬难释手,乍寒抛弃孰怜渠。
漫劳班氏三秋赋,那管羲之六角书。
告尔团圆休自怨,炎凉意气本来疏。

注释:

秋扇:指秋天用的扇子,比喻女子。

曾将越绢制当初,几阵金风起敝庐:你以前用越绢做的扇子,现在金风阵阵,你的家已经破败了。

在暑奉扬难释手,乍寒抛弃孰怜渠:夏天的时候你经常拿着它,现在天气冷了就扔了,那谁还会去可怜他呢?

漫劳班氏三秋赋,那管羲之六角书:你不必再写了三篇关于秋天的赋,我们也不用管王羲之写的六角形的书帖了。

告尔团圆休自怨,炎凉意气本来疏:告诉你们,别难过了,人情冷暖本来就是这样的。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秋扇喻人。诗人借秋风扫落叶,秋雨滴残叶的景象来比喻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自己的身世遭遇之感。

首联“曾将越绢制当初,几阵金风起敝庐”,以越地的丝绸为原料做成了初夏时使用的扇子,而随着秋风的到来,扇子不再需要了,扇骨也腐烂不堪,只能被抛弃。这反映了作者对过去美好岁月的怀念和对当前生活困境的无奈。

颔联“在暑奉扬难释手,乍寒抛弃孰怜渠”,描绘了作者在炎热的夏季,经常拿着扇子,而在寒冷的冬天,却把扇子抛弃。这里的“奉扬”和“舍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不同季节的不同态度,以及对于生活变化的无奈。

颈联“漫劳班氏三秋赋,那管羲之六角书”,这里引用了两个历史人物的故事。班固的《西都赋》是写汉长安城的文章,王羲之在书法上的成就也是众所周知的。但在这里,作者似乎在说,他们的作品并不重要,因为他们的生活境遇与自己相似。

尾联“告尔团圆休自怨,炎凉意气本来疏”,这里的“团圆”指的是扇子的完好无损。诗人在这里告诫人们,不要因为生活的变迁而感到悲伤和失望,因为人情冷暖本来就是这样的。

整首诗通过对秋扇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展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