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君归归未得,君到秦中暮春日。
计与君别在都门,十六旬经寒暑易。
君返家庭承亲欢,斯时我尚滞长安。
茶铛药炉侍左右,朔风卷地雪漫漫。
今日逢君话杯酒,灞桥已绿千丝柳。
去来攀折尽长条,顿令风尘催白首。
不禁相看笑撚髭,人生聚散竟如斯。
送君先归我亦去,两地相思十二时。
【注释】:
1、归归未得:归家不得。
2、秦中:古指今陕西一带,这里以张谨斋的官地为背景。
3、计与君别:打算和你去告别。
4、十六旬:一个月。
5、朔风卷地雪漫漫:北风刮起,大地披上白茫茫的厚雪。
6、灞桥:在长安东门外的灞水桥上。
7、去来攀折尽长条:意思是说,春天来了,柳树长出长长的枝条,我要和你一起欣赏它。
8、顿令:立刻。
9、不禁相看笑撚髭:看着你不由得笑了,连胡须都捻了起来。
10、十二时:指一日十二个时辰,即十二个小时。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初春时节,诗人任监察御史时,送张谨斋赴陕西任职。当时诗人正在长安,二人约期同游,并有诗相赠。全诗写送别之情,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深厚,风格平易清新,是一首流传甚广的名篇。
首句“我先君归归未得”,表明自己不能回家的原因。次句“君到秦中暮春日”是说张谨斋即将来到长安,正值晚春时节。三句“计与君别在都门”,是说自己打算和张谨斋在京城长安分别,时间就在一个月后。四句“十六旬经寒暑易”是说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气候寒冷,季节更替频繁。五至八句写张谨斋离开后的思念:“君返家庭承亲欢,斯时我尚滞长安。”意思是说张谨斋要回到自己的家里,享受亲人团聚的欢乐,而我则滞留在长安。“茶铛药炉侍左右”是说张谨斋在离家之前,把生活用具也收拾好带在身边了。“朔风卷地雪漫漫”写张谨斋离开后,北方的风雪很大,大地都被积雪覆盖了。“今日逢君话杯酒”是说今天遇到张谨斋后,两人坐下来喝了杯酒。“灞桥已绿千丝柳”是说经过一番寒暄之后,两人又聊起了灞桥旁的柳树。“去来攀折尽长条,顿令风尘催白首。”意思是说,我们在一起谈笑风生,不知不觉中,岁月匆匆,转眼间就到了春天。“不禁相看笑撚髭”,意思是看着你不由得笑了,连胡须都捻了起来。“人生聚散竟如斯”是说人的一生聚散无常,就像这短暂的相聚一样。最后两句“送君先归我亦去,两地相思十二时”,意思是说送你走之后,我也要先回长安了。虽然我们相隔两地,但相思之情却像这漫长的日子一样难以消磨。
这首诗通过写送别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以及自己对宦海生涯的无奈。语言朴素自然,感情真挚深厚,风格平易清新,是一首流传甚广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