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袍未寄素秋深,捣杵声声响复沉。
粤海甲披劳战士,燕山裘敝感乡心。
寒霜九月卢家怨,落日孤城杜老吟。
许国此身何日致,筹边愿听鼓鼙音。
秋砧
征袍未寄素秋深,捣杵声声响复沉。
粤海甲披劳战士,燕山裘敝感乡心。
寒霜九月卢家怨,落日孤城杜老吟。
许国此身何日致,筹边愿听鼓鼙音。
注释:
- 秋砧:秋天的捣衣声,古人常在秋季制作衣物时敲打砧石,发出声音,以驱除寒冷。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秋砧声,引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 征袍未寄素秋深:征袍(远征的战袍)尚未寄出,秋天已经很深了。说明诗人正在等待出征,而战袍还未能寄出,表达了他的焦虑和期待。
- 捣杵声声响复沉:捣衣的声音一阵阵传来,然后又慢慢地消失。这个描写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氛围,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 粤海甲披劳战士:指在南海前线服役的战士们。“粤海”指的是南海一带,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地理名词。这句话表达了对那些在前线英勇战斗的战士的敬意和赞美。
- 燕山裘敝感乡心:燕山(今北京附近)的冬天很冷,诗人穿着破旧的衣服,感到深深的思乡之情。这句诗反映了诗人身处异地,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寒霜九月卢家怨:形容九月里天气寒冷,诗人听到卢家(可能是一个地名)传来的怨声,可能是由于战争、饥荒等原因造成的。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苦难和社会问题的关注。
- 落日孤城杜老吟:描述一个孤独的人在落日时分站在荒凉的城楼上吟诗的场景。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传达了他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 许国此身何日致:表达了诗人渴望为国家效力,实现抱负的愿望。”许国”意味着为国家利益付出,”此身”即自己的身躯,”何日致”表示何时能够实现。
- 筹边愿听鼓鼙音:表示愿意听取边疆战事的消息,了解国家的安全状况。”筹边”是古代的一种军事策略或军事活动,”鼓鼙”指战争中的号角声,”音”表示声音。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心和责任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致和氛围,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忠诚的情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家人的关切。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