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秀,原名滕岑,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137,卒于公元1224
滕岑,字元秀,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
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
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
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
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
有诗集,已佚。
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
滕岑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生卒年:1137-1224
元秀,原名滕岑,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137,卒于公元1224
滕岑,字元秀,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
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
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
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
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
有诗集,已佚。
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
滕岑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生卒年:1137-1224
【注释】: 其三:即第三首,此诗题下原注“秋深”。 老屋:指破旧的房屋。 险:危险,不稳固。 仆:倒塌,倾倒。 寒袍:穿着寒冷的衣服。半欲緀:半将要被风裹住,也就是快要被风吹起的意思。 緀:同“拂”,吹拂。 赏析:“秋夜”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经常吟咏的主题,它既是季节的象征,也是情感的寄托。秋天,天高气爽,万木凋零,但同时也有凉意袭人,使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落寞。在这样的季节里
诗句原文: 客橹行何晚,邻机织未休。 注释: - 客人的船桨划水声多么悠扬,邻居的织布机还在不停地纺织。 - 客人:指的是在船上的乘客或者过客。 - 橹:是古代船只上的一种划桨工具,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了船只上的划桨声。 - 何晚:询问为什么晚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邻机:指邻居家的织布机,表示邻居仍在辛勤工作。 - 织未休:意味着邻居的织布机仍然在不停地工作,没有停止。 赏析:
【注释】苔痕:指苔藓的痕迹。蛩(qióng):蟋蟀,俗称知了。菊本:菊花的本意。寄:寄托。 【赏析】这首诗以清丽的语言和朴素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秋日的图画,表达了诗人淡泊宁静、悠然自得的心境。 其一 苔痕遗鸟爪,菊本寄蛩音。 译文: 苔藓上留有鸟儿的足迹,菊花本是蟋蟀鸣叫的声音。 赏析: “苔痕”与“鸟爪”相映成趣,描绘出秋日里大自然的静谧与和谐。而“菊本寄蛩音”,则将菊花与蟋蟀联系在一起
翻译 《行路难》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通过描绘长江和钱塘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困难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全诗共八句,每句都充满了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内涵。 第一、二句: - 诗句:行路难,东南地倾水弥漫。三江五湖沧海宽,鱼龙出没肆神奸。 - 译文:艰难啊,我行走在东南之地,看到大地倾斜,洪水弥漫。三江五湖广阔无边,鱼龙在其中自由自在地游弋,展现出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
乐天狂歌词 忆昔少狂逸,无酒即典衣。 痛饮至烂醉,危坐读楚词。 今我已衰老,不复如前痴。 尚要饮酒醪,聊用度岁时。 为儒不登第,为郎又乏赀。 无衣以准酒,狂歌徒尔为。 注释: 1. 忆昔少狂逸:回忆过去年轻时的豪放不羁。 2. 无酒即典衣:没有酒了就典当衣物来喝酒。 3. 痛饮至烂醉:喝得非常厉害以至于烂醉如泥。 4. 危坐读楚词:端坐在桌前阅读楚国的诗歌。 5. 今我已衰老,不复如前痴
诗句释义 1. 白马紫游缰:描述一匹紫色的马,在游缰下奔跑。 2. 意气何飘扬:形容人的精神风貌自由奔放。 3. 五陵富贵子:指生活在长安五陵地区,富有且有地位的年轻贵族子弟。 4. 人谓天上郎:比喻这些人如同天上的王子一般高贵。 5. 春华动新鞭:春天来临,马匹被抽打着准备出行。 6. □盖生辉光:形容马匹在阳光下闪耀着光泽。 7. 行经几台观:走过几座台观(古代建筑)。 8. 下马毬鞠场
诗句: 1. 铸黄金,服白玉,方法难成日月促。十年著书五车读,功名未就鬓发秃。 2. 海水可尽山可平,人心何日息营营。安期羡门果何在,贾谊刘向终奚成。 3. 前人不悟已如此,后人还复蹑其轨。 4. 玉东西,金叵罗,君不肯醉当奈何。 译文: 1. 铸造黄金、佩戴玉石,但追求的方法却难以成功,就像日月的流逝一样短暂。我花费十年时间读书学习,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但至今未能取得功名,我的鬓发已经斑白如雪
诗句原文: 平生不踏南新路,早岁尝诵东坡诗。 青牛聋僧今不见,慈照乃有那律师。 君不见世间万事皆儿嬉,不如聋盲百不知。 双明阁上夕阳时,一笑二子闲争棋。 注释解释: - 平生不踏南新路:表示诗人一生未曾涉足或很少涉足南方的道路。 - 早岁尝诵东坡诗:诗人年轻时常读苏轼的诗词,对东坡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理解。 - 青牛聋僧今不见:指一位曾经在寺庙中修行的僧人已经去世,无法再听见声音。 -
【注释】 白纻歌:一种古乐名,以舞女表演为主。 杨花轻:指杨花轻盈飘忽。 玉笙:用玉石制成的乐器。 华灯:华美的灯具。 凉苑夜宴:在凉爽的花园里举行的宴会。 宝钗绾髻:女子头上插着金银钗,束着发髻。 欢娱:欢乐愉快。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白纻歌舞和美女们的表演,表达了对这种娱乐活动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第一句“白纻歌”点明了主题。白纻是一种古代乐器
【注释】 白纻(zhù):古乐府名,以《白纻辞》为主,多写女子对爱情的渴望。 飞阁:高楼。 苒(rǎn)浮襟:衣襟随风飘动。苒:柔软的样子。 重舞曲:即《后出塞》,为《白纻辞》中的一首,内容是描写征夫思念妻子的心情。 百好:各种美事。 月不长圆:月亮有圆有缺。 秋风:指秋天。 【译文】 记得当年穿着白纻舞衫初上舞台,在月光明亮的夜晚陪君王宴会。 舞罢衣襟香气袅袅,我进前持酒力不支。 君王凝神微笑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渔仲,自号溪西逸民,学者称夹先生。 博学强记,闭门读书撰著三十年。 尝出游名山大川,搜奇访古,遇藏书家,必借留读尽乃去。 广涉礼乐、文字、天文、地理、虫鱼、草木、方书之学。 高宗绍兴中以荐召对,授迪功郎、礼、兵部架阁。 为御史劾,改监南岳庙。 给札归钞所著《通志》,书成,入为枢密院编修官。 著述繁富,于史学主张广博会通,尊通史而抑断代。 《通志》中二十略卓有创见。
宋庆元府鄞县人,字德源,号安晚。 初名燮,字文叔。 郑若冲子。 宁宗嘉定十年进士。 少曾从楼昉学,以能文极为楼钥称赏。 历官国子学录、太学博士。 与史弥远同策立理宗。 累迁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 绍定六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 端平初,召还真德秀、魏了翁等人,时号“小元祐”。 次年拜左丞相兼枢密使。 逾年疏请去职。 淳祐九年累复左相。 十一年致仕。 卒谥忠定。 有《安晚集》。 生卒年
宋陕府鸡足山人,一名式,又名道原,字太源。 尝为僧,法号紫贤,又号毗陵禅师。 云游长安,留开福寺。 后为道士。 徽宗崇宁五年寓郿,遇石杏林传授口诀真要,乃注解《悟真篇》,作《复命篇》及《丹髓歌》。 高宗绍兴中寿至一百十四岁卒。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