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湖北黄冈人,原名绍先,字于皇,号茶村,又号西止,晚号半翁。
明崇祯十二年乡试副榜。
避乱流转于南京、扬州,居南京达四十年。
少倜傥,欲赫然著奇节,既不得于所试,遂刻意为诗,以此闻名。
著有《变雅堂集》。
生卒年:1611-1687
明末清初湖北黄冈人,原名绍先,字于皇,号茶村,又号西止,晚号半翁。
明崇祯十二年乡试副榜。
避乱流转于南京、扬州,居南京达四十年。
少倜傥,欲赫然著奇节,既不得于所试,遂刻意为诗,以此闻名。
著有《变雅堂集》。
生卒年:1611-1687
【注释】 闻子规:听到杜鹃鸟的叫声。 子规:传说中杜鹃鸟名,鸣声凄苦,古人认为杜鹃啼时,多是其子被猎人所杀,故以“子规”为名。 惊梦魂:惊醒了梦魂。 天高吾不问,春去汝何言:天空很高我不去问,春天去了你说什么。 口血腥花气,关河阻剑门:杜鹃嘴里喷出的血腥味,挡住了关河和剑门。 此方多挟弹,未可恃君恩:《新唐书》记载,李白曾在蜀中作《上皇西巡歌》十首,其中一首说:“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难
这首诗的原文是: 元日 元旦我无事,梅花伴读书。 天心连日见,人迹向来疏。 既雨难忘酒,方春孰荷锄。 客情原至介,三叹对盘蔬。 译文如下: 新年里我闲得无聊,就与梅花作伴读书。 天空仿佛连着整个日子,人们的脚步渐渐稀少。 既然下雨就忘了喝酒,春天到来应该耕田种菜。 我的情感原本真挚,现在只能对着蔬菜叹气。 注释: - 元旦:新年的第一天。 - 无事:无事可做。无事可做,心情悠闲,可以读书。
楼雨 晓雨天沾草,萧萧牧马群。 鼓鼙喧绝檄,部落拥将军。 仆病炊无木,悭僧屐不分。 儿童生故晚,正诵美新文。 注释: 晓雨:清晨的雨。 天沾草:雨水沾湿了草丛。 萧萧:象声词,形容风吹草木的声音。 牧马群:放牧马群。 鼓鼙(pí):古代军中乐器,鼓和鼙都是打击乐器。 绝檄:断绝书信。 部落:指部落首领。 仆:仆人。 炊(chú):做饭。 木:柴。 悭(qiān):吝啬。 屐(jī):有齿的鞋。
【解析】 此诗写焦山,以“触处迷人代”总领全篇。焦山,在今江苏南京南郊。诗人登上焦山,触目所见,处处迷人,不禁赞叹不已:这还是一座姓焦的山吗?接着又写到山上仍有不少楼台殿阁,直插云霄,令人目不暇接;而山下,树色苍翠,江声潺潺,一派清幽宁静的景象。诗人最后写道:这里留有衣冠文物,何必到松寥山去寻找呢?这是诗人登焦山后发出的感慨。 译文: 到处都迷人的地方,还是这座叫焦山的地方,上头依然有楼宇高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理解、概括及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题要求是“题朱林修尘外楼图”,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要分析每一句的意思,再根据题目要求来写赏析。 第一句:“芳草无边似绿江”。芳草:指青草。无边:无穷无尽。这里指芳草一望无际,好像和江水一样。 第二句:“高楼临眺客愁降”。这句意思是站在高楼之上,远眺那辽阔的江边草地
焦山 其四 出郭来差远,凭高望独深。 江分神禹迹,海见鲁连心。 密竹藏金像,回流灌石林。 拟寻幽绝处,却诵《白头吟》。 注释: 1. 出郭来差远:走出城外后感觉距离更远。 2. 凭高望独深:站在高处遥望,感到视野更加深远。 3. 江分神禹迹:江河分隔了神禹的遗迹(指大禹治水的事迹)。 4. 海见鲁连心:海水映照着鲁连(指鲁仲连)的心志。 5. 密竹藏金像:密集的竹子中隐藏着金色的佛像。 6.
焦山,即焦山寺,位于今江苏镇江市西北。 八年前一到:指八年前诗人第一次来到焦山的时候。 车骑:指代诗人自己,因以车骑自谦。 青苍:青苍的山色,暗喻山中景色之幽雅、清丽。 剩此题诗客:只剩下这些来此题诗的人。 寻置酒堂:找地方安顿客人。置酒堂,即置办酒席供人吃喝。 饥鹰啼半岭:指在山顶处听到饥鹰的叫声,暗示山高林密,猿猴出没。 野马战斜阳:指在山间看到野马奔跑的景象,暗喻山势险峻。 实有悲盈谷
译文: 摩挲着石碑靠近积水,折断竹杖攀登险坡。 不往山中居住,怎能知道幽静的地方多。 雪埋孤衲笠,风吹乱老渔蓑。 荒率存真意,余心不厌过。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诗的首两句“摩碑临积水,折竹杖危坡”,描绘了作者在焦山摩挲石碑和攀爬险陡山坡的情景。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石碑显得仿佛有生命一般,而“危坡”则形象地描绘出了山路的陡峭险峻。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焦山的自然风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秋岳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溪山真意阁,前启对沧浪。 “溪山”指的是山水景色;“真意阁”可能是指某个具有深刻哲理和意境的地方,可能是作者的居所或者是一处名胜古迹;“前启”指前面部分,“对沧浪”则指对着宽阔的江面。整句诗的意思是说,在真意阁前可以看见开阔的江水与山景。 2. 帖石云生罅,牵萝翠绕廊。 “帖石”指紧贴石头上;“云生罅”指云彩从缝隙中生长出来
支如玉,明代诗人,字宁瑕,嘉善人。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还在官场中有所作为。以下将介绍关于支如玉的详细信息: 1. 生平简介 - 基本信息:支如玉,字宁瑕,出生于明万历年间的嘉善。他不仅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更是位有志于仕途的官员。 - 科举及官职:凭借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学识,他在万历年间的举人考试中一举成名。之后,他官至刑部主事,这一职位使他得以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和文笔
字君实,号竹懒,又号九疑,浙江嘉兴人。 生于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卒于明毅宗崇祯八年,年七十一岁。 万历二十年(公元一五九二年)进士。 官至太仆少卿。 性淡泊,与人无忤,工书画,精善鉴赏,世称博物君子。 时王维俭与董其昌齐名,而日华亚之。 李日华著作宏富,有《致堂集》四十卷,《明史艺文志》及《官制备考》、《姓氏谱纂》、《携李丛谈书画》、《想像录》、《紫桃轩杂缀》、《竹懒画胜》、《六研斋笔记》
何准道,字旦兼,号茜园。 香山(今中山)人。 吾驺长子。 明思宗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举人。 官至吏科给事中。 清兵入粤,吾驺督师三水,准道从父军中。 国势瓦解,遂遁迹不出,与屈大均、高俨、谢长文、陈子升多酬和,并多方外交。 著有《玄英阁稿》、《棕山诗集》。 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 生卒年:?-
明末清初湖北黄冈人,原名绍先,字于皇,号茶村,又号西止,晚号半翁。 明崇祯十二年乡试副榜。 避乱流转于南京、扬州,居南京达四十年。 少倜傥,欲赫然著奇节,既不得于所试,遂刻意为诗,以此闻名。 著有《变雅堂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