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之,原名许谦,元代诗人,生于公元1270,卒于公元1337
元金华人,字益之,号白云山人。
幼孤,力学。
从金履祥学,尽得其奥。
教授乡里,不应辟举。
居东阳八华山,学者争往从之。
四方之士,以不及门为耻。
或访以典礼政事,闻者无不厌服。
卒谥文懿。
有《读书传丛说》、《诗名物钞》、《白云集》等。
生卒年:1270-1337
益之,原名许谦,元代诗人,生于公元1270,卒于公元1337
元金华人,字益之,号白云山人。
幼孤,力学。
从金履祥学,尽得其奥。
教授乡里,不应辟举。
居东阳八华山,学者争往从之。
四方之士,以不及门为耻。
或访以典礼政事,闻者无不厌服。
卒谥文懿。
有《读书传丛说》、《诗名物钞》、《白云集》等。
生卒年:1270-1337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北风萧萧吹江芦”: 北风萧瑟地吹过江边的芦苇。萧萧,形容风吹的声音。 2. “清霜载道冰在须”: 道路两旁覆盖着洁白的霜花,显得冷冽。载道,指覆盖在道路上。冰在须,即“冰在须臾”,意指霜花很快就会融化。 3. “奚奴束书催上车”: 奚奴(仆人)拿着书急忙催促主人上车。奚奴,对仆人的称呼。束书,把书捆起来。催上车,催促主人上车。 4. “政成卷旆归京都”: 政事完成
郁郁乔松,在彼中林。 这是第一句,用“郁郁”来形容高大挺拔的松树,用“在彼中林”来表示它们生长的地方。 斲之砻之,以榱以楹。 接着是第二句,描绘这些松树被加工后的样子:用斧头砍削、磨光后,变成了用来做门窗的柱子。这里的“斲之砻之”指的是对木材进行加工,而“以榱以楹”则是指制作成门窗等家具。 我材既良,胡宁靡成。 第三句是第三句,表达了自己虽然有才能,但却没有做成任何事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手法、主题和情感的理解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作,整体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具体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诗句内容,赏析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主人树修竹,近在桃李场”意思是:主人种了一排修长的翠竹,它们生长在桃花盛开的园中。“相友庸何伤”意思是:与朋友相处,有什么关系呢?这两句写出了竹子的品格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阳春破桃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联: - 原文:狞风恶雨消馀春,春归到处成清阴。 - 译文:猛烈的风雨带走了剩余的春天,春天回到哪里就变成清凉的阴影。 - 注释:狞风、恶雨:猛烈的风雨。 第二联: - 原文:万枝浓绿幻春色,绛葩丹蕊俄森森。 - 译文:无数的枝条浓绿如春色一般,红彤彤的花朵和紫色的蕊花突然显得森严。 - 注释:绛(zhàng):红色。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赏析诗词的语言。首先要注意诗题是“次韵王中斋登拱翠楼”,然后看题目中涉及的意象,如“醉”、“蓬飞”、“木老”以及“西风”等,这些都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意象。然后还要了解作者王之涣的生平及创作风格,理解其作品的主旨。最后对全诗进行赏析。 【答案】 译文:曾经在危楼坐石坡上,弹筝击缶沉醉其中。白发已变,鬓角飞去,年华已逝;老木犹存,昔日柯叶依然
诗名:题姑苏台 姑苏台上,远眺青山百里,如蛾眉般舒展。碧野平畴,宛如掌中一汪秋水,令人心旷神怡。昔时繁华,乐极生悲,今日只剩断壁残垣,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 大仇未报,敌寇犹存,壮志凌云,却难抵岁月消磨。昔日雄心,今朝只余空想,种蠡深谋,始终未能平息这心头之痛。佳丽如云,醉舞春色,不觉已是黄昏。 勋臣抉眼,为国捐躯,东门之下,越女归来,依旧歌舞升平。兴废之间,皆是过眼云烟,唯余青草摇曳
【注释】 1. 白鸟二章:指《国风·邶风》中的两首诗。白鸟,《国风·邶风·燕燕》,“燕燕于飞,颉之颃之”。章八句,即每章八句。 2. 嗷嗷哀鸣,迁于壤木。:鸟儿在哀嚎,迁徙到山林间。 3. 岂无好逑(qú),敦彼独宿。:哪里有好的配偶?只有孤单地过夜。 4. 渴饮而泉,饥啄而粟。:口渴喝泉水,饥饿吃粟米。 5. 聊乐我员,亦曷云(hé)足。(一章):只是暂时的快乐,也说不上满足。 6.
立秋日寄赵琏 兰皋惨碧烟萋萋,徘徊不忍竟与违。 欲穷目力望江水,江风故挟双舟飞。 归来复对呶呶者,思才俯首西窗下。 厩中骏足逐春风,执策临之尽凡马。 拂砚挑灯披竹素,朝昏总是怀人处。 有时独倚西南楼,不见冥鸿北征路。 注释: 兰皋:指长满芳草的湖边。兰:这里指兰花,一种香草。皋:大土山。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烟雾缭绕的样子。 徘徊:犹豫不决。 目力:视力。望江水:眺望长江的水面。 冥鸿
【注释】 木叶:指树叶。犊(dú):小牛。浪:指水花。喣(xī)妪:即牧妪,指牧人。阿童:幼年的孩子。所托:指所依靠的地方。华胥、蘧庐:均为古代传说中的地方,华胥在今山东诸城附近,为黄帝之母的游乐地;蘧庐在今河南鹿邑附近,为古代贤人居住的地方。物付物:物我两忘,即道家所说的“无欲”与“无为”。拱默:拱手沉默,不露声色。湛(zhàn)乎:深沉。愚:指糊涂、无知。 【赏析】
【诗句注释】 1. 玄楼矗城端:玄楼耸立在城墙的顶端。 2. 檐影堕水涯:屋檐的影子落在河岸边。 3. 凭阑对堤草:倚着栏杆面对着堤坝上的野草。 4. 鸣橹飞浪花:用船桨击打,激起浪花飞溅。 5. 一望十里赊:一望无际地延伸开去。 6. 藩篱孰定地:篱笆到底在什么地方呢?孰(shu)指谁。 7. 相入如犬牙:互相交错如同犬牙一样。 8. 寻丈波:寻丈,形容波浪很大,宽约一丈。 9. 芙蕖已销落
疏枝春,字玉照,号晴墅,是清代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三十六峰草堂诗钞》体现了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到的审美情趣。 疏枝春生于桐城,是清朝时期的重要文学家和诗人。他在文学界的地位不仅因为他的诗歌创作,还因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疏枝春的诗歌作品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闻名于世。他擅长以自然景观为题材,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体会,将山水之美和人生哲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