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注释】

  1. 辟:通“譬”。
  2. 迩:近,此处指近处。
  3. 自卑:《诗·小雅·鼓钟》:“如鼓瑟琴。”朱熹注:“自卑者,言人君自始至终,无微不本于民。”这里取“从下而升”的意思。
  4. 鼓瑟琴:比喻兄弟和睦。
  5. 翕(xī):和乐。
  6. 耽(dān):快乐。此句是说兄弟之间相互和睦、欢乐。
  7. 室家:家庭。
  8. 妻帑:儿女妻子。
  9. 顺矣乎:父母对子女的慈爱、爱护,是天经地义的。
    【赏析】
    这首诗以“君子之道”作为全篇的纲领,说明“君子之道”是“先难而后获”。
    第一二两句,用两个生动的比喻,说明君子应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君子要“行远必自迩”,意思是说君子要想走得远,必须先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君子要“登高必自卑”,意思是说君子要想登上高高的台阶,必须从低低的位置开始。这两个比喻,既形象,又富有哲理,说明了君子要脚踏实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这两句话是全篇的纲举目张,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第三四两句,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来说明君子要与家人和睦相处。这两首诗都是《诗经·大雅》中的篇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孔子在《论语》中曾多次引用《诗经》,认为《诗经》是学习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
    孔子说:“君子应当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待父母,使父母感到满意、高兴!”这是儒家的孝道思想。
    全诗通过三个层次,分别用“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的道理,用《诗经》中的诗句,阐明君子应当怎样去做事,怎样去做人,从而表达了儒家的孝道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