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注释】
“中庸”:《礼记。中庸》篇中,有一段孔子的话:“鬼神之为德,其盛也乎!”
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看见它看不见,听见它听不到。
体物而不可遗:体会万物而不可遗漏。
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使天下的人都穿戴整齐,严肃恭敬地参加祭祀活动。
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经·周颂·我将》中有这样一句话:“洋洋乎,如在其上。”洋洋,广大的样子。
《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诗经·周颂·维天之命》中有这样一句诗句:“维天之命,於穆不已。”
【译文】
孔子说:“鬼神的德行,真是盛大啊!看见它们却看不到,听见它们却听不到,体会万物却无法遗漏。让天下人都穿戴整齐,严肃恭敬地参加祭祀活动。广大无边,像在上边,像在左右。《诗经》里说:‘鬼神的德行,真是盛大啊!不能测度它,怎能射中它?’微妙的东西转化为显著的东西,真诚的东西不能被掩盖到这种程度啊!”
【赏析】
这首诗是儒家经典著作《礼记》中的一篇。文章主要阐述了儒家关于鬼神观念的一些重要观点,包括鬼神的存在、鬼神的神秘性以及对待鬼神的态度等方面。
第一句“子曰”表明这是孔子的言论。接着作者通过描绘鬼神的德行,表达出对鬼神的敬仰之情。他认为鬼神的德行是非常盛大的,甚至无法用眼睛和耳朵来观察或感知。这体现了作者对鬼神的神秘性和强大力量的理解与敬畏。接下来,作者指出鬼神存在于世间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看得见还是看不见的事物都离不开鬼神的力量。这进一步强调了鬼神的普遍性和无处不在的特点。然后,作者描述了祭祀时的情景,让人们穿上整齐的衣服,严肃地参与祭祀活动。这一细节反映了人们对鬼神的敬畏和虔诚态度。最后一句“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则将鬼神描述得更加具体和生动。它形象地表达了鬼神的威严和神圣地位,让人感到仿佛在鬼神的庇佑下,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和和谐。
《中庸·第十六章》一文通过对鬼神的描述和阐述,传达了对鬼神的敬意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敬畏自然、尊重生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