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公矜勇力不顾行义晏子谏第一

庄公奋乎勇力,不顾于行义。勇力之士,无忌于国,贵戚不荐善,逼迩不引过,故晏子见公。公曰:“古者亦有徒以勇力立于世者乎?”

晏子对曰:“婴闻之,轻死以行礼谓之勇,诛暴不避彊谓之力。故勇力之立也,以行其礼义也。汤武用兵而不为逆。并国而不为贪,仁义之理也。诛暴不避彊,替罪不避众,勇力之行也。古之为勇力者,行礼义也;今上无仁义之理,下无替罪诛暴之行,而徒以勇力立于世,则诸侯行之以国危,匹夫行之以家残。昔夏之衰也,有推侈、大戏,殷之衰也,有费仲、恶来,足走千里,手裂兕虎,任之以力,凌轹天下,威戮无罪,崇尚勇力,不顾义理,是以桀纣以灭,殷夏以衰。今公目夺乎勇力,不顾乎行义,勇力之士,无忌于国,身立威强,行本淫暴,贵戚不荐善,逼迩不引过,反圣王之德,而循灭君之行,用此存者,婴未闻有也。”

晏子春秋 · 内篇 · 谏上第一
庄公恃勇力不顾行义,晏子劝谏首章

庄公正因勇力而自大,不重视礼义。勇力之人,不受国家礼法的约束,权贵亲戚也不愿推荐善行,近亲也不愿引过道歉,因此晏子见到庄公。庄公问道:“古代也有只凭勇力立身于世的人吗?”

晏子回答说:“我听说,轻生以行礼叫做勇,诛暴不畏强敌叫做力。所以勇力之立,在于实行其礼义。商汤武用兵不是为了反叛,兼并国家不是为了贪心,这是仁义的理路。诛暴不畏强敌,替罪不避众人,这是勇力之行。古代立身处世者,都是行礼义;现在国君不讲仁义之理,百姓没有替罪诛暴之行,却只凭勇力立于世,那么诸侯就会因国危而行为不正,普通人就会因家破而行为不轨。从前夏朝衰微时,有大禹推侈、太戊荒淫,殷纣荒淫无道,但他们都凭借力量凌驾天下,威逼无辜。崇尚勇力,不顾道义,因此夏桀与商纣被消灭,殷商也衰微。如今您却舍弃了勇力,不顾行义,勇力之人在本国横行无忌,自身树立威势,行事本就淫乱残暴,权贵亲戚也不愿举荐善行,近亲也不引咎自责,反而效法先王之德,遵循灭国之人的行为,这种存留的,我未曾听说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