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曰:“公疑之,则婴请言汤伊尹之状也。汤质皙而长,颜以髯,兑上丰下,倨身而扬声。”公曰:“然,是已。”“伊尹黑而短,蓬而髯,丰上兑下,偻身而下声。”公曰:“然,是已。今若何?”
晏子曰:“夫汤、太甲、武丁、祖乙,天下之盛君也,不宜无后。今惟宋耳,而公伐之,故汤伊尹怒,请散师以平宋。”景公不用,终伐宋。晏子曰:“伐无罪之国,以怒明神,不易行以续蓄,进师以近过,非婴所知也。师若果进,军必有殃。”
军进再舍,鼓毁将殪。公乃辞乎晏子,散师,不果伐宋。
景公从畋十八日不返国晏子谏第二十三
景公畋于署梁,十有八日而不返。晏子自国往见公。比至,衣冠不正,不革衣冠,望游而驰。
公望见晏子,下而急带曰:“夫子何为遽?国家无有故乎?”晏子对曰:“不亦急也!虽然,婴愿有复也。国人皆以君为安野而不安国,好兽而恶民,毋乃不可乎?”
以下是对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一的逐句翻译与注释,以及赏析:
译文
- 晏子说:“如果国君怀疑您,我就请允许我陈述一下商汤、伊尹等人的情况。商汤皮肤白皙而身材高大,脸上有胡须,下巴丰腴而嘴唇丰满,身姿挺拔而声音洪亮。”景公说:“是的,就是这样。”
- 伊尹肤色黝黑而身材矮小,蓬头散发但有胡须,下巴丰腴而嘴唇干瘪,弯腰低头而声音低沉。景公说:“是的,就是这样。”
- 如今像商汤、太甲、武丁和祖乙这样的君主,他们都是天下的贤明国君,不应没有后代。现在只有宋国,而你却要征伐它,所以商汤、伊尹都很生气,请求撤军以平息宋国之乱。景公不采纳这个建议,最终还是征伐了宋国。
- 晏子说:“征伐一个没有罪过的国家,用愤怒来激怒神灵是不适宜的。这样不但不能延续国家的福气,反而会招来灾祸。我的建议是,军队如果真的前进,必定会带来灾难。”
- 军队再次停留休息后,鼓被损坏,士兵即将被打死。景公于是向晏子道歉,撤回军队,并没有继续征伐宋国。
- 景公在署梁打猎,连续狩猎十八天都没有返回宫中。晏子从国内前往见景公。等到晏子到达时,他衣冠不整,没有更换衣服就朝前面奔去。
- 景公见到晏子后急忙下车整理佩带说:“先生为什么这么急迫呢?国家里没有任何问题吗?”晏子回答说:“这并不是急切。虽然如此,我希望能有办法恢复国家的安宁。大家都认为你喜爱野外生活而不关心国家大事,喜欢野兽而厌恶百姓,这难道不是不可以的吗?”
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晏子对景公的劝谏,展示了晏子的机智与智慧。晏子巧妙地利用历史人物的形象来比喻当前的形势,指出如果景公继续无故征伐无辜的国家,将会引来神怒,并可能导致国家大难临头的严重后果。他的这种策略,既表达了对景公行为的不满,又避免了直接批评可能带来的冲突。此外,晏子还提醒景公,作为一国之君,应该关心民众的生活,而不应该沉溺于个人的兴趣之中。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正是晏子所倡导的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晏子的智慧和口才,还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政治哲学的一些基本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