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问君臣身尊而荣难乎晏子对以易第十四

公问晏子曰:“为君,身尊民安,为臣,事治身荣,难乎,易乎?”

晏子对曰:“易。”

公曰:“何若?”

对曰:“为君节养其余以顾民,则君尊而民安;为臣忠信而无逾职业,则事治而身荣。”

公又问:“为君何行则危?为臣何行则废?”

晏子对曰:“为君,厚藉敛而托之为民,进谗谀而托之用贤,远公正而托之不顺,君行此三者则危;为臣,比周以求进,逾职业,防下隐利而求多,从君,不陈过而求亲,人臣行此三者则废。故明君不以邪观民,守则而不亏,立法仪而不犯,苟有所求于民,而不以身害之,是故刑政安于下,民心固于上。故察士不比周而进,不为苟而求,言无阴阳,行无内外,顺则进,否则退,不与上行邪,是以进不失廉,退不失行也。”

诗句

  1. 景公问君臣身尊而荣难乎晏子对以易第十四。
  2. 为君节养其余以顾民,则君尊而民安;为臣忠信而无逾职业,则事治而身荣。
  3. 为君,厚藉敛而托之为民,进谗谀而托之用贤,远公正而托之不顺,君行此三者则危;为臣,比周以求进,逾职业,防下隐利而求多,从君,不陈过而求亲,人臣行此三者则废。
  4. 明君不以邪观民,守则而不亏,立法仪而不犯,苟有所求于民,而不以身害之,是故刑政安于下,民心固于上。
  5. 故察士不比周而进,不为苟而求,言无阴阳,行无内外,顺则进,否则退,不与上行邪,是以进不失廉,退不失行也。

译文

  1. 齐景公问:身为君主尊贵荣耀困难吗?晏子回答说:很简单。
  2. 作为国君,节俭开支,把剩余的用于照顾百姓,这样国君就会尊贵而百姓就会安宁;作为大臣,忠诚老实,遵守自己的职责,这样就能治理好国家而且自身也会荣耀。
  3. 齐景公又问:作为国君有哪些行为会导致危险?作为大臣有哪些行为会被废除?
  4. 晏子回答说:作为国君,过度地征收赋税并把它转嫁给民众,引进谄媚的人来取代贤能的人,疏远正直的人来取代公正的人,国君做这些就会危险;作为大臣,结党营私、攀附权贵、谋求个人进升,超越自己的职责范围,隐藏私利来获取更多,听从国君的命令却不提出批评意见来讨好他,大臣这样做就会被废除。因此明智的君主不会用邪恶的眼光来看待民众,坚守正道不做任何违背自己原则的事情,制定法律制度时不违反它,如果有任何要求于民众,也不会因为自己而危害他们,所以刑罚政策能够在下面得到维护,百姓的心志能够稳定在上方。所以选拔人才时不会结党营私而只会公正地任用他们,不会贪图私利而去要求他们做到,言语没有偏颇,行动没有私心,符合规范就提拔,不符合规范就罢免,不和君主一同作恶,因此晋升时不会失去清廉的品质,被罢免时不会失去操行的准则。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示了晏子对于君臣关系的看法和建议。晏子认为,国君应该关注民众的福祉而不是过分地追求个人的尊严和荣耀,大臣则应忠于职守而非结党营私。此外,晏子还强调了法治的重要性和道德的自律。这些思想体现了儒家倡导的仁政和君子之道,强调了政治领袖的责任和德行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