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周
人主不可不周。人主不周则群臣下乱。寂乎其无端也。外内不通,安知所怨?关闬不开,善否无原。
主参
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曰动奸。奸动则变更矣。
督名
修名而督实,按实而定名。名实相生,反相为情。名实当则治,不当则乱。名生于实,实生于德,德生于理,理生于智,智生于当。
这首诗名为《管子 · 九守》,是古代中国的兵书《管子》中的一篇,主要探讨君主治理国家的策略。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注释和译文:
主周人主不可不周。
意思是说君主不能不关心民众的福祉。”周”在这里指的是周全、全面,强调君主应该关心和照顾到每一个臣民的利益。
人主不周则群臣下乱。
如果君主不关注民众,那么他的臣子就会因不满而叛乱。”乱”在这里表示混乱、动乱。
寂乎其无端也。外内不通,安知所怨?关闬不开,善否无原。
意思是说君臣之间缺乏沟通,导致民众不知道他们的抱怨。”寂乎其无端也”指的是没有明确的缘由或迹象,”关闬不开”意味着门户紧闭,无法与民众进行有效沟通。
主参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
“长目”指远望,”飞耳”指倾听,”树明”指树立榜样。这些词语都强调了君主需要具备的观察力、听觉和示范作用。
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曰动奸。奸动则变更矣。
意思是说君主需要洞察远方的事物,察觉细微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制止奸邪行为。”奸”在这里指的是邪恶或奸诈的行为。
督名修名而督实,按实而定名。名实相生,反相为情。名实当则治,不当则乱。
这句话强调了名实相符的重要性。”督名”是指监督和控制名声,”修名”是指完善名声。”按实而定名”则是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确定名声。”名实相生”意味着名声和实际情况相互依存,”反相为情”表示名声和实际情况相互影响。只有当名实相符时,国家才能治理得好;反之,则会混乱。
名生于实,实生于德,德生于理,理生于智,智生于当。
这句话强调了道德、理性和智慧都是从实际中产生的。”当”在这里指的是恰当、适当。这句话表达了一个道理:道德、理性、智慧都是在实际生活中逐渐培养出来的,而不是凭空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