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句

大学

译文

大学之道,在于弘扬光明的品德,在于亲近人民,在于达到至善。知道停止才能获得稳定,拥有稳定才能保持平和,保持平和才能感到安全,感到安全才能进行深思熟虑,经过深思熟虑才能有所收获。事物有其根本和末节,事情有其始发和终结。了解这些先后顺序,就是接近道理了。

古时候想要在天下宣扬光明的品德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家族的秩序。想要整顿好自己家族的秩序的人,要先修养好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好自己的身心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想要端正自己内心的人,先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使意念诚实的方法在于致知于格物。当知识被格物所验证时,然后才会到来;当知识到来时,然后才会使意念变得真诚;当意念变得真诚后,内心才会端正;内心端正后,才能修养好自身;自身修养好后,才能使得家庭和谐;家庭和谐之后,才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了以后,才能让天下太平。

从天子到平民百姓,修身都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本源混乱而末节却井然有序,那么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如果对重要的事物轻视而对不重要的事物重视,这种情况是从未有过的。这就叫明白本源,这也叫明白了最深层的道理。

所谓诚意,就是不欺骗自己。就像厌恶恶臭一样厌恶,喜欢美好事物一样喜好,这就是自我谦卑。所以君子必须谨慎独处的时候。小人闲居无事做坏事,无所不至,看到君子就厌烦,遮盖自己的不善,显露自己的善良。别人看待自己,如同看见自己的肺肝一般,那有什么好处呢?这就叫内心真实,外在表现出来。因此君子必须谨慎独处。曾子说:“十只眼睛共同注视,十只手指头共同指向,是多么严肃啊!”富贵能够装饰房屋,德行能够滋养自身,心胸宽广身体就会肥胖,因此君子必须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注释

  1. “大学之道”:指《大学》一书所讲述的“大学”之道。
  2. “明明德”:彰显道德的光辉。
  3. “亲民”:关心民众。
  4. “止于至善”:追求最高的善的境界。
  5. “知止而后有定”:知道停止才能获得稳定。
  6. “定而后能静”:拥有稳定才能保持平和。
  7. “静而后能安”:保持平和才能感到安全。
  8. “安而后能虑”:感到安全才能进行深思熟虑。
  9. “虑而后能得”:经过深思熟虑才能有所收获。
  10.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事物有其根本和末节,事情有其始发和终结。
  11. “知所先后”:了解哪些是首要的。
  12. “近道矣”:这是接近道理的表现。
  13. “欲明其德于天下者”:想要向天下宣扬其光明的品德的人。
  14. “先治其国”:首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15.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的人,首先需要整顿好自己的家族秩序。
  16.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想要整顿好自己的家族秩序的人,首先需要修养好自己的身心。
  17.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想要修养好自己的身心的人,首先需要端正自己的内心。
  18.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想要端正自己内心的人,先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
  19. “致知在格物”:获取知识的途径在于格物。
  20. “物格而后知至”:当知识被格物所验证时,然后才会到来。
  21. “知至而后意诚”:当知识到来时,然后才会使意念变得真诚。
  22. “意诚而后心正”:当意念变得真诚后,内心才会端正。
  23. “心正而后身修”:当内心端正后,才能修养好自身。
  24. “身修而后家齐”:自身修养好后,才能使得家庭和谐。
  25. “家齐而后国治”:家庭和谐之后,才治理好国家。
  26. “国治而后天下平”:国家治理好了以后,才能让天下太平。
  27. “一以修身为本”:从天子到平民百姓,修身都是最重要的事情。
  28. “此谓诚其意者”:这就是说“诚意”的人会怎么做。
  29. “毋自欺也”:不要欺骗自己。
  30. “如恶恶臭”:就像厌恶恶臭一样厌恶。
  31. “如好好色”:就像喜欢美好事物一样喜好。
  32. “此之谓自谦”:这就叫自我谦卑。
  33. “慎其独也”:在独处的时候要谨慎。
  34. “小人闲居为不善”:小人闲居无事做坏事,无所不至。
  35. “见君子而后厌然”:看到君子就厌烦,遮盖自己的不善而显露自己的善良。
  36.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别人看待自己,如同看见自己的肺肝一样,那有什么好处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