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诗句解释:

孟子 · 第一卷 · 梁惠王上 · 第一节
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人家不远千里而来,也一定给我们带来了利益吧?”

译文:Yan Shi meets the King of Liang. The King says, “My old friend has traveled a great distance, but he must have brought some benefits to my kingdom, right?”

注释:孟子(Yan Shi),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见梁惠王”是《孟子》中的一段对话,反映了孟子与梁惠王之间的交流。”叟”是对老年人的尊称。”不远千里而来”,形容孟子来此非常辛苦,但依然坚持。“亦将有以利吾国”表示梁惠王希望孟子能带来有益于国家的利益。

赏析:

本段诗通过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展示了孟子对仁义的重视以及对于国家利益的淡漠态度。孟子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国家的长远发展,最终会导致国家的灭亡。因此,他主张以仁义为本,而不是仅仅追求个人的利益。这种思想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强调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同时,这也反映了孟子的价值观,即重视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而非单纯的经济利益。在古代中国,孟子的思想被视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指导原则,影响了后世的政治观念和伦理道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