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诗句】
梁惠王说:“我希望能接受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说:“如果杀人可以用棍棒,也可以用刀。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说:“没有不同。”
孟子又问:“用刀和执政,又有什么不同呢?”
梁惠王说:“还是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问道:“厨房里有肥肉,马棚里有肥马,百姓却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人,这些都是驱使野兽来吃人。兽相食,人们还厌恶这种情形。作为百姓的父母官,治理政事却不能避免使百姓被野兽吞食。为什么会成为百姓的父母官?孔子曾说:‘开始制作俑的人,恐怕是没有后代的吧!’因为他的俑像人一样使用它。这样怎么能让百姓因饥饿而死呢?”
【译文】
梁惠王说:“我希望能接受您的指教。”
孟子回应说:“如果用棍棒杀人,与用刀有什么区别?” 梁惠王回答:“没有区别。”
孟子又问:“如果用刀治国,与执政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再次回答:“也没有区别。”
孟子继续说:“在厨房里,有美味的食物;在马厩里,有肥壮的马匹。但是百姓却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尸体。这是驱使野兽来吃人啊!野兽相食是人们所厌恶的。作为百姓的父母官,你治理政事却不能避免使百姓被野兽吞食。为什么会成为百姓的父母官?孔子曾经说过:‘最初用来殉葬的人,恐怕是没有后代的吧!因为他的俑像人一样被使用。’这样怎么能让百姓因饥饿而死呢?”
【赏析】
此诗反映了孟子对梁惠王政治主张和行为的批评,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孟子的政治理想和伦理观,强调了君主应以民为本,不应以权谋私利,更不能纵容暴力行为。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的严重问题——民众生活困苦、社会道德沦丧。孟子在此诗中提出的观点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至今仍具有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