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诗句: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译文:
权衡之后,你才能知道事情的轻重;衡量之后,你才能知道事物的长短。万物都是这样,但人心更是如此。请你衡量一下!
注释:
- “权”和“度”在这里分别指代“权衡”和“衡量”,是古代衡量事物大小、轻重的标准工具。
- “轻重”、“长短”都是形容事物的性质或状态,在这里指的是事物的价值或重要性。
- “物皆然,心为甚”意思是说,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世界,都遵循着相同的规律,但在人的内心却有着更深的意义。
-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这里的“抑”表示反问的语气,意思是如果君王发动战争、危害士人、结仇诸侯,这样的做法您觉得能够让您内心得到满足吗?
- “否!”表示否定的回答。
- “吾何快于是?”这句话是在询问君王发动战争、危害士人、结仇诸侯后,能够得到什么快乐。
赏析:
这首诗主要讨论了权力和道德的问题。孟子通过“权衡”和“衡量”来比喻判断事物的轻重和长短,以此来告诫君主不要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忽视国家的大局。同时,他也指出,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追求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