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这首诗是孟子在《梁惠王下·第一节》中与梁惠王的对话。孟子通过对话的方式,向梁惠王阐述了音乐对国家的重要性。孟子认为,如果君王喜欢音乐,那么齐国的国运就会兴旺发达。他以鼓乐和田猎为例,说明君王如果不与百姓同乐,就会使百姓陷入痛苦之中;而一旦与百姓同乐,就会受到百姓的爱戴。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庄暴见到孟子,说:“我见到了大王,大王告诉我你喜欢音乐,但我没有回答。”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孟子问:“您非常喜欢音乐,那齐国的国运就会兴旺吗?”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有一天,孟子再次见到梁惠王时问他:“您曾经告诉庄子喜欢音乐,是真的吗?”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梁惠王变了脸色说:“我并不是特别喜欢先王的音乐,只是喜欢现在流行的世俗音乐罢了。”
曰:“王之好乐甚,则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孟子说:“您非常喜欢音乐,那齐国的国运就会兴旺,而现在的快乐就是古代的快乐。”
曰:“可得闻与?” 孟子问:“可以听听我的解释吗?”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孟子又问:“单独一个人快乐,还是和大家一起快乐更快乐?”
曰:“不若与人。” 孟子回答说:“不如和大家一起快乐。”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孟子接着问:“和少数人一起快乐,还是和多数人一起快乐更快乐?”
曰:“不若与众。” 孟子回答说:“不如和众人一起快乐。”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孟子接着说:“臣请求大王谈谈关于音乐的事情。现在大王在这里奏乐,而百姓听到大王钟鼓之声、管弦乐曲声后,都忧愁地相互议论说:‘我们大王喜爱奏乐,为什么使我们到了这种地步?父子不能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现在大王在这里打猎,而百姓听到大王的车马声音和看到羽毛旗杆的美饰后,都高兴地面带喜色相互议论说:‘我们的大王喜爱打猎,为什么使我们到了这种地步?父子不能相见,兄弟妻子离散。’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大王没有与百姓同乐。现在大王与老百姓同乐,那么你就成为一位真正的君王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