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

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

解析

诗句

  1.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 齐宣王在雪宫会见孟子。
  2. 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第二卷中梁惠王下节,齐宣王向孟子询问“有才能的人是否也有这样的快乐”。
  3.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 孟子回答说,确实有人享有快乐。但是,当一个人不能拥有时,他就不能享受他所没有的,这是错误的。作为百姓的统治者却不和百姓一起分享快乐,这也是错误的。
  4.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如果统治者只关心人民的快乐,那么人民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他的快乐。如果统治者担心人民的忧虑,人民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应他的忧愁。只有把天下的快乐带给人民,把天下的忧愁带给人民,才能真正成为君主。
  5.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 —— 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景公向著名政治家晏子请教他如何能够达到先王的境界。
  6. 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 —— 晏子回答说,齐景公问得非常好,天子巡视各诸侯国叫做巡狩,巡狩是巡视自己的职责范围。诸侯向天子汇报叫做述职,述职是报告自己的职责范围。如果没有不是履行职责的情况,春天视察耕种来弥补不足,秋天检查征收来帮助贫困的老百姓。夏天的谚语说:“我们大王如果不出游,我们怎么休息呢?我们大王如果不体恤百姓,我们怎么得到帮助呢?如果君王出游一次,体恤百姓一次,那就能成为诸侯们效仿的榜样。”但现在并非如此:军队出征需要粮草,饥饿的人不能吃饭,劳累的人不能休息,谗言四起,人民因此产生恶行。违背天命压迫百姓,吃喝如水般泛滥。迷恋声色歌舞,荒废政事,使国家处于危险之中,这是诸侯担忧的事情。向下流的方向行进忘记返回叫做漂流,向上流的方向行进忘记返回叫做连累,无止境地追求物质享受叫做荒淫,沉溺于酒色叫做亡国。先王从来不会有像现在这样沉湎于享乐、放纵自己、荒淫无道的行为。希望您能以此为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