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译文】
景公很高兴,在国中大为警戒,在郊外修建住所,于是开始兴办救济贫困的事情。召来乐师说:“为我作君臣相和的乐曲吧!”就是徵招、角招一类。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是好君的意思。
【注释】
(1)梁惠王下:战国时期魏国君主魏惠王在位的时期。
(2)景公:春秋五霸之一齐国国君,名杵臼,谥号孝公。
(3)戒:警备。
(4)兴:发动,发起。
(5)补不足:赈济贫苦。
(6)徵招角招:古代音乐中的两种曲调。徵,古代五音之一;角,古时乐器名;徵招,徵调与角调合奏的乐曲;角招,角调与徵调合奏的乐曲。
(7)畜君何尤:好君有什么过错。畜,爱护,喜欢。
赏析:
《孟子·离娄章句上》中记载:“梁惠王问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对曰:‘亲之,则不教乎?’”梁惠王以尽心尽力治理国家自诩,孟子批评他只求表面功夫,没有深入思考如何使百姓得到实惠。梁惠王又问:“寡人之于义也,尽心焉矣。”孟子回答:“亲之,则不敬乎?”(《孟子·离娄章句上》)梁惠王又说:“寡人有疾,寡人好善。”“则弗得之矣。”孟子回答道:“无伤也。是乃仁术也。”(《孟子·告子下》)
写景公好君而好乐,孟子批评其只求形式而忽视内容。景公虽好乐,但只是表面的,没有实质的内容,因此孟子说“畜君何尤”,意思是说景公虽然喜欢乐舞,但是好乐却没有好德,这是不应该的。这里强调的是“乐”与“礼”的关系,即乐应该以礼为基础,礼乐相辅相成,才能达到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