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对曰:“昔者太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孟子·第二卷·梁惠王下·第五节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译文:大王说:“我有病,我喜欢女色。”
注释:寡人:古代对君王的谦称。好色:喜欢女色。

对曰:“昔者太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译文:我回答说:“从前太王喜欢女色,他非常爱护他的妻子。《诗》中写道:‘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那时候,宫内没有怨恨的女眷,宫外没有不务正业的男子。大王如果也喜欢女色,与百姓一同喜好女色,这又有什么妨碍呢?”
注释:对曰:回答。昔者:过去。太王:指周文王,名昌,古公亶父之子,西周王朝的奠基人之一。爱厥妃:爱护他的配偶。厥:她的。爱:喜爱、疼爱。古公亶父:即周文王的父亲,姓古,名亶父,周朝初年的一位贤君。来朝走马:前来朝见并骑马。率:率领。西水浒:地名,指渭水以西。岐下:岐山之下,即今陕西岐山县一带。爰:于是。姜女:指周文王的妻子,名太妊,又称太姒。聿来胥宇:于是来到岐山之下。聿:因此。胥:同“恤”,忧虑。爱:怜悯。
赏析:
这段对话展示了孟子对于君主应当如何治理国家的观点。孟子认为,君主应该关心人民的疾苦,而不仅仅是个人的欲望和嗜好。在这个故事中,孟子通过对比太王的好色与他爱护妻子的行为,强调了领导者应以民为本,不能只关注个人的享乐。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倡导的仁政观念,即统治者应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关注民生,使人民安居乐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