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说:“子路,别人指出他的错误他会高兴。大禹听到好话会下拜。大舜有圣人的胸怀,善于与人合作。舍已从人,乐于向他人学习并取其善行。从耕田、制陶、捕鱼到成为帝王,没有一件事不是为了从他人那里获得帮助才成功的。向人学习并接受他人的帮助,是与人为善的表现。因此,君子的最大美德莫过于助人为善。”
注释:
- 子路:孔子的弟子之一,以直率著称。
- 有过则喜:当别人指出错误时,子路会感到快乐。
- 禹: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被尊为伟大的领袖。
- 善言:有益的话或建议。
- 舜:古代圣明的帝王,以孝顺和仁爱闻名。
- 舍己从人:放弃自我,遵从他人的教诲和指导。
- 乐取于人以为善:乐于从他人那里获取知识和智慧,并将其用于自身的成长和进步。
- 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从种田、制陶、捕鱼这些简单的农事活动开始,直到成为一国之君。
- 无非取于人者:没有哪一项成就不是通过向他人学习、请求帮助和接受帮助来实现的。
- 取诸人以为善:将别人的长处借鉴为自己的长处。
- 是与人为善者也:这是与他人相处时的一种美德。
-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君子最大的德行就是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译文:
孟子说:“子路,当他人告诉他有错的时候,他会很高兴。就像大禹听到有益的建议时会下拜一样。大舜有圣人的胸怀,善于与人合作。他愿意放弃自己,听从他人的教导。他乐于从他人那里学习知识,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无论是从事农事、制陶、捕鱼这样的基础工作,还是最终成为皇帝,他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通过向他人学习和求助实现的。他懂得将他人的长处融入到自己的行为中,这就是与他人为善的表现。所以,君子的最高境界就是帮助他人,与人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