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

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

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

王使人问疾,医来。

孟仲子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

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

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

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诗句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

注释:

  1. 孟子: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家孟子。
  2. 王:指的是国王或君王。
  3. 使:指使者。
  4. 寡人如就见者:我就像那个因病不能到访的人。
  5. 有寒疾:患有寒冷疾病。
  6. 不可以风:因为身体不适而不能乘船。
  7. 朝:早上去朝廷。
  8. 视朝:上朝处理政务。
  9. 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不知道是否能够让我见到他。

译文

孟子将要上朝去见君王,君王派人来说:“我如同一个需要照顾的人,有寒冷的疾病,不能乘坐船。明天早上,我要上朝听政,不知道你能不能允许我见到您?”
孟子回答说:“很不幸我生了一场病,不能够上早朝。”
第二天,孟子前往东郭氏吊唁。公孙丑问道:“昨天你以生病为借口拒绝了,今天你去吊唁,可能不行吗?”
孟子说:“昨天我因为生病而未能参加早朝,现在病情痊愈了,难道就不能去吊唁了吗?”
君王派人来探问孟子的病情,医生来了。
孟仲子回答说:“以前有君王的命令,又有采薪之忧,不能上朝。现在病情稍微好转一些,赶快上朝参拜,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到达朝堂。”
派了几个人在路上拦截孟子,说:“请务必不返回,直接去朝堂!”
孟子不得已只好前往景丑家住宿。
景子曰:“在内是父子的关系,对外则是君臣的关系,这是人的基本伦理关系。在父子之间是恩情,在君臣之间是尊敬。我看到国君很尊重您,但我看不出国君是如何尊重您的。”
孟子说:“哎呀!这是什么话呀!齐国人用仁义与大王讲话,难道认为仁义不好吗?他们心里想:‘这怎么能和谈仁义呢’,那么不恭敬是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我并不是尧、舜之道,不敢在大王面前陈说这些观点,所以齐国没有人比我更加尊敬大王了。”

赏析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孟子因健康原因无法按时朝见君王,但通过各种方式向国王表达敬意的故事。诗中体现了孟子对君臣关系的深刻认识和对齐人仁义观念的反思,同时描绘了孟子不畏艰难、坚持原则的高尚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