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曰:“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

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孟子 · 第四卷 · 公孙丑下 · 第四节

孟子在平陆的时候,对他的大夫们说:“您手下的持戟之士一天之内三次失了伍,那么他离开您还远吗?”大夫回答说:“不需要等三次。”

“那么,您手下的士兵失伍的情况也很多吧。灾年饥荒,您的百姓老弱病残的尸体被抛到沟壑里,壮年人四处流浪的已经有几千人了。”大夫回答:“这不是我能够左右的。”

“现在有个人受别人的委托管理牛羊,如果他找不到牧人和喂料的人,是该让他回来呢?还是站着看他死去呢?”大夫说:“这确实是我的错误。”

孟子见到齐王,说:“大王治理都城的时候,我只知道有五位贤者:知道他们过错的是孔距心,为您诵读他们的过错的也是孔距心。”齐王说:“这是寡人的过错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