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夫王欢为辅行。王欢朝暮见,反齐、滕之路,未尝与之言行事也。

公孙丑曰:“齐卿之位,不为小矣;齐、滕之路,不为近矣,反之而未尝与言行事,何也?”

曰:“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

【诗句原文】: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夫王欢为辅行。王欢朝暮见,反齐、滕之路,未尝与之言行事也。

【译文】:孟子作为齐国的卿士,外出到滕国去吊唁(表示慰问),齐威王派盖大夫王欢作为他的副手一同前往。王欢早晚都去见孟子,从齐国出发回到滕国的途中没有机会和孟子谈关于政事的事情。

【注释】:1.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政治家,著有《孟子》一书。2. 卿:古代官名,地位在大夫之上。3. 盖大夫:指王欢,齐国的一位大夫,此处是王欢的尊称。4. 王欢为辅行:即王欢担任了孟子的副手,陪同孟子一同前往滕国。5. 反齐、滕之路:即从齐国返回滕国的路上。6. 言事:谈论政事。7. “夫既或治之”:孟子认为既然已经治理过(齐国)了,那么他不需要再说什么了。8. 予何言哉:孟子自问自答,表示自己无需多言。

【赏析】:此诗反映了孟子在齐国的政治活动情况。诗中描绘了孟子作为齐国卿士的身份,以及他出访滕国时的行程安排。同时,诗中的“夫既或治之”,表达了孟子对于自己治理过的国家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反思,无需再赘言。这首诗体现了孟子的治国理念,即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进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