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致为臣而归。王就见孟子,曰:“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又弃寡人而归,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对曰:“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他日,王谓时子曰:“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子盍为我言之?”时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

孟子曰:“然。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季孙曰:‘异哉子叔疑!使己为政,不用,则亦已矣,又使其子弟为卿。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

孟子致为臣而归

注释:孟子作为臣子辞官回家了。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孟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无奈,他选择辞官回家,以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人格尊严。

王就见孟子,曰:“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又弃寡人而归,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对曰:“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注释:齐王召见孟子,说:“前几天我希望能够见到你,但却未能如愿,现在我能与你在一起朝见,我非常高兴。但现在你又离开了我,不知道以后是否还能有机会再次见到你呢?”孟子回答说:“我不敢请求,这是我的心愿。”
赏析:这里展现了孟子与齐王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政治权力的淡薄,以及他对于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

时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
注释:陈子通过时子向孟子传达了齐王的话。
注释:陈子是孟子的学生,时子是他的弟子,他们通过陈子向孟子传达了齐王的话。
赏析:这段话反映了孟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同时,这也展示了孟子在学术上的影响力,他的思想和学说被广泛传播。

孟子曰:“然。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季孙曰:‘异哉子叔疑!使己为政,不用,则亦已矣,又使其子弟为卿。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
注释:孟子说:“确实如此,如果让我追求财富,我愿意放弃十万的财富却只接受一万的财富,这是为了财富吗?季孙曾经说过:‘真是奇怪的子叔呀!如果他自己治理国家不被任用,那就罢了,他还让他的子弟担任卿相。人们谁不希望自己能够富裕呢?但唯独在富贵中,有些人却有了自己的私利。’古代市场上的交易,是用自己所有的物品去交换别人没有的物品,有官员负责管理这种交换。有一个地位低下的人,必须要求得到市场垄断权来谋取利润,并且左右观望来获取利益。人们都认为他是卑贱的,所以才征税。征税就是从这个卑贱的人开始的。”
赏析:孟子通过这个故事批判了那些利用权势谋取私利的人,强调了自己对于道德和公平的追求。他认为,真正的财富应该是来自于正当的职业和努力,而不是通过不公平的手段获取。同时,他也提醒我们,要警惕那些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