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曰:“然。是诚在我。”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
诗句:
孟子说:“是的,确实在我这里。”
“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以说曰知。”
“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
译文:
孟子说:“确实是如此。的确掌握在自己手中。”
“到了五月就在家中居住,没有命令告诫百官,亲属族人可以称之为‘知道’(明白事理)。
等到去世后,四面八方的人前来观看,面色悲伤,哭声悲哀,哀悼的人非常满意。”
注释:
- 世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曾子的弟子,即曾子。
- 然:表示承认,是。
- 是诚在我:意思是“这件事确实是由我来决定”。
- 五月:古代丧服制度规定,子女在父母死后的第一个月(农历五月)穿麻衣守丧,称为“居庐”。
- 未有命戒:没有下达任何命令或告诫。
- 百官族:指朝廷中的各级官员和亲属。
- 可谓曰知:可以说他们懂得了(事情的重要性)。
- 及至葬:等到葬礼举行。
- 四方:指全国各地。
- 吊者:来参加丧礼的人。
- 大悦:非常满意。
赏析:
本段诗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关于孝道和忠诚的深刻内涵。通过曾子对于丧礼的态度和行为,展示了他作为儒家学者的道德修养和责任感。他不仅自己遵循儒家的孝道,还要求百官族成员也要懂得孝道的重要性,体现了儒家倡导的道德标准。此外,曾子在处理丧事时展现出的庄重和哀戚,以及对哀悼者的满意回应,也体现了儒家对于生死观念的尊重和对情感的细腻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