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居武城,有越寇。或曰:“寇至,盍去诸?”
曰:“无寓人于我室,毁伤其薪木。”寇退,则曰:“修我墙屋,我将反。”寇退,曾子反。
左右曰:“待先生,如此其忠且敬也。寇至则先去以为民望,寇退则反,殆于不可。”
沈犹行曰:“是非汝所知也。昔沈犹有负刍之祸,从先生者七十人,未有与焉。”
子思居于卫,有齐寇。或曰:“寇至,盍去诸?”子思曰:“如急去,君谁与守?”
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师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也。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
曾子住在武城,有越国的侵略者。有人说:“侵略者来了,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
曾子说:“不能把人留在我的屋子里,要损坏他们的柴火。”侵略者退走了,就说:“修理我的房屋,我将回来。”侵略者退走了,曾子也回来了。
身边的人说:“等待先生如此忠诚恭敬,侵略者来了就先去,为百姓树立榜样;侵略者退走后回来,大概是不行的。”
沈犹行说:“你不懂这是不是你所知道的。以前沈犹有负刍之祸,跟随先生的人七十人,都没有参与。”
子思住在卫国,有齐国的侵略者。有人说:“侵略者来了,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
子思说:“如果急于离开,国君和谁守卫呢?”
孟子说:“曾子、子思都坚持正道。曾子是老师,是父亲的兄弟;子思是臣子,是微贱的。曾子、子思如果互换位置,情况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