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章问曰:“或谓孔子于卫主痈疽,于齐主侍人瘠环,有诸乎?”

孟子曰:“否,不然也。好事者为之也。于卫主颜雠由。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弥子谓子路曰:‘孔子主我,卫卿可得也。’子路以告。孔子曰:‘有命。’孔子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而主痈疽与侍人瘠环,是无义无命也。孔子悦于鲁卫,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而过宋。是时孔子当阨,主司城贞子,为陈侯周臣。吾闻观近臣,以其所为主;观远臣,以其所主。若孔子主痈疽与侍人瘠环,何以为孔子?”

译文:

万章问道:“有人说孔子在卫国主持痈疽治疗,在齐国主持侍人瘦环的康复,这是真的吗?”
孟子说:“不,这是不对的。这些都是好事者编造出来的。实际上孔子在卫国是主持颜雠由的治疗。弥子瑕的妻子和子路的妻子是兄弟关系。弥子瑕对子路说:‘如果我侍奉孔子,就能得到卫国的卿位。’子路将这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这是命中注定的。’孔子进见时以礼仪相待,退隐时遵循道义行事,如果得到却认为是命中注定的,那么主持痈疽与侍人瘦环就是没有道理也没有命运了。孔子在鲁国和卫国都受到欢迎,但当他遇到宋国桓司马将要加害于他时,他穿着便服悄悄经过宋国。这个时候孔子正处在危险之中,他的主人司城贞子,是陈侯周的臣子。我听说观察近臣,是以他所主事的人为标准;观察远臣,则是以他所服务的君主为标准。如果孔子主持了痈疽和侍人瘦环的治疗,那又怎能说明孔子的身份呢?”

注释:

  • 万章问曰:“或谓孔子于卫主痈疽,于齐主侍人瘠环,有诸乎?” 万章向孟子提问,有人认为孔子在卫国负责治疗痈疽,在齐国则处理侍人的消瘦问题,这些说法是否真实?
  • “否,不然也。” 孟子回答说不是这样,而是有人在故意编织故事。
  • “好事者为之也。” 是那些喜好无事生非的人为了某种目的所编造的故事。
  • “于卫主颜雠由。” 孔子在卫国是管理颜雠由的疾病。
  • “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 弥子瑕的妻子(即弥子)和子路的妻子(即子产妻)是亲姐妹。
  • “弥子谓子路曰:‘孔子主我,卫卿可得也。’” 弥子瑕告诉子路,说如果孔子能担任他的职务,那么他可以得到卫国的卿位。
  • “孔子曰:‘有命。’孔子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 孔子回答说这是命中注定的事情,他进见时遵守礼仪,退隐时遵循道义。如果他得到了这个职位,即使没有得到也是命中注定的。
  • “而主痈疽与侍人瘠环,是无义无命也。” 孔子因为主持痈疽和处理侍人消瘦的问题,被认为是没有道德和没有命运的行为。
  • “孔子悦于鲁卫,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而过宋。是时孔子当阨,主司城贞子,为陈侯周臣。” 孔子受到鲁国和卫国的喜爱,但当他遭遇宋国的桓司马即将陷害他时,他伪装成平民悄然通过宋国。当时孔子正处于危险之中,他是司城的大臣,同时也是陈国的诸侯周的臣子。
  • “吾闻观近臣,以其所为主;观远臣,以其所主。” 我听闻观察近臣是用他们所服务的人作为标准;观察远臣,则是看他们服务的君主。
  • “若孔子主痈疽与侍人瘠环,何以为孔子?” 如果孔子因为主持痈疽和处理侍人消瘦的问题而受到指责,那么我们又如何理解孔子的行为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