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即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即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注释:

  1. 有天爵者:拥有上天赋予的高尚品质和道德。
  2. 有人爵者:拥有人间给予的荣誉和地位。
  3.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指具备仁爱、正义、忠诚和诚实的品质,乐于做好事且从不厌倦。
  4. 公卿大夫:古代的高级官员,如丞相、御史等。
  5. 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古代的人们注重修养自己的天爵(高尚品德和道德),因此他们获得的不仅是人爵(官职和地位)。
  6. 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现代的人们更注重通过获得人爵来满足个人欲望。
  7. 即得人爵,而弃其天爵:一旦获得了人爵的地位,便放弃了原本应该追求的天爵。
  8. 则惑之甚者也:这是非常迷惑的行为。
  9. 终亦必亡而已矣:最终也会因为抛弃天爵而导致灭亡。

赏析:
这首诗是孟子在《告子上》中提到的一个观点,强调了天爵(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爵(世俗的名誉地位)之间的区别。孟子认为,古代的人更重视修养自己的天爵,因此能够保持内心的纯洁和善良,即使没有外在的人爵也不会感到空虚或失落。而现代社会中的人往往只追求人爵,忘记了天爵的重要性,一旦得到了人爵就可能会迷失方向,甚至导致灭亡。这提醒我们要保持内心的纯洁和善良,不要被外界的名利所迷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