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戊寅,郑伯入宋。
冬,齐人、郑人入郕,讨违王命也。
【注释】
- 郑伯:即郑庄公,春秋时期郑国的国君。
- 隐公十年:指的是春秋时期的第十年,也就是鲁隐王(公元前722-前691年在位)的第十个年头。
- 九月戊寅:这是农历九月的一个具体日子,戊寅是这个月的第一天。
- 宋:指现在的河南省商丘市一带,是当时的一个诸侯国。
- 郑人:指郑庄公的子孙后代,后来继承了郑国的地位。
- 郕(chéng):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山东省泰安市一带。
- 齐人:指齐国的君主,这里特指齐桓公。
- 王命:指天子的命令。
【译文】
九月一日,郑庄公攻入宋国。
冬季,齐国人和郑国人攻入郕国,是因为他们不满于违背天子的命令。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春秋时期鲁隐公十年间的历史事件。诗中记载了郑庄公攻打宋国和齐国人、郑人在郕国的行为,反映了那个时代诸侯间的纷争以及对于维护王室权威的不同态度和行为。通过这段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春秋时期诸侯割据一方、各自为政的政治格局,以及诸侯之间的权力斗争对整个国家政治格局的影响。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当时诸侯之间互相征战、争夺土地的现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