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人侵戚东鄙,孙氏愬于晋,晋戍茅氏。殖绰伐茅氏,杀晋戍三百人。孙蒯追之,弗敢击。文子曰:「厉之不如!」遂从卫师,败之圉。雍锄获殖绰。复愬于晋。

郑伯赏入陈之功。三月甲寅朔,享子展,赐之先路,三命之服,先八邑。赐子产次路,再命之服,先六邑。子产辞邑,曰:「自上以下,隆杀以两,礼也。臣之位在四,且子展之功也。臣不敢及及赏礼,请辞邑。」公固予之,乃受三邑。公孙挥曰:「子产其将知政矣!让不失礼。」

晋人为孙氏故,召诸侯,将以讨卫也。夏,中行穆子来聘,召公也。

楚子、秦人侵吴,及雩娄,闻吴有备而还。遂侵郑,五月,至于城麇。郑皇颉戍之,出,与楚师战,败。穿封戌囚皇颉,公子围与之争之。正于伯州犁,伯州犁曰:「请问于囚。」乃立囚。伯州犁曰:「所争,君子也,其何不知?」上其手,曰:「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下其手,曰:「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囚曰:「颉遇王子,弱焉。」戌怒,抽戈逐王子围,弗及。楚人以皇颉归。

”`
卫人侵戚东鄙,孙氏愬于晋,晋戍茅氏。殖绰伐茅氏,杀晋戍三百人。孙蒯追之,弗敢击。文子曰:「厉之不如!」遂从卫师,败之圉。雍锄获殖绰。复愬于晋


诗句:

  • 译为现代汉语:卫国人在东边边境侵扰,孙氏向晋国告状,晋国派军驻守在茅氏。殖绰进攻驻扎于茅氏的晋国士兵,杀死三百人。孙蒯追逐他,不敢攻击。文子说:“现在攻击他们还不如等待时机。”于是跟随卫国军队,在圉打败了敌军。雍锄俘获了殖绰。又向晋国控诉

译文:

  • 译为现代汉语:卫国人在边境对我国发动了侵略,孙氏向晋国告状,晋国出兵驻扎在茅氏。殖绰进攻驻扎在茅氏的晋国士兵,杀死三百名士兵。孙蒯追击他,但不敢主动攻击。文子认为“目前攻击他们不如待机而动”。于是他跟随卫国的军队,在圉击败了敌军,雍锄捕获了殖绰。随后再次向晋国申诉

关键词释义及赏析:

  1. 卫宁喜弑其君剽 - 指的是卫国内部发生的一场政变,国君剽被杀,卫宁喜篡夺了权力。
  2. 孙林父入于戚以叛 - 孙林父带领军队进入戚地发动叛乱。
  3. 殖绰伐茅氏 - 殖绰作为将领,在这次战役中攻打驻扎在茅氏的晋国军队。
  4. 文子 - 文子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臣,此处可能指文公或某位姓文的大夫。
  5. 厉之不如 - “厉”在这里指等待时机,“不如”表示不如现在采取行动。
  6. - 地名,可能是当时的战略要地或战场。
  7. 雍锄获殖绰 - 描述雍锄作为将领,成功擒获了被俘的殖绰。
  8. 复愬于晋 - 再次向晋国提出申诉或抗议。
  9. 左传·襄公·襄公二十六年 - 此段内容出自《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记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重大事件和人物传记。

总结:
这段《左传》的记载描述了春秋时期卫国与晋国之间的军事冲突和政治纷争,揭示了当时的政治动态和战争策略。文中通过军事行动和外交辞令展现了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外交互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