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二十有七春,齐侯使庆封聘。夏,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屈建、蔡公孙归生、卫石恶、陈孔奂、郑良霄、许人、曹人于宋。卫杀其大夫宁喜。卫侯之弟鱄出奔晋。秋七月辛巳,豹及诸侯之大夫盟于宋。冬十有二月乙卯朔,日有食之。
【传】二十七年春,胥梁带使诸丧邑者具车徒以受地,必周。使乌余车徒以受封,乌余以众出。使诸侯伪效乌余之封者,而遂执之,尽获之。皆取其邑而归诸侯,诸侯是以睦于晋。
齐庆封来聘,其车美。孟孙谓叔孙曰:「庆季之车,不亦美乎?」叔孙曰:「豹闻之:『服美不称,必以恶终。』美车何为?」叔孙与庆封食,不敬。为赋《相鼠》,亦不知也。卫宁喜专,公患之。公孙免余请杀之。公曰:「微宁子不及此,吾与之言矣。事未可知,只成恶名,止也。」对曰:「臣杀之,君勿与知。」乃与公孙无地、公孙臣谋,使攻宁氏。弗克,皆死。公曰:「臣也无罪,父子死余矣!」夏,免余复攻宁氏,杀宁喜及右宰谷,尸诸朝。石恶将会宋之盟,受命而出。衣其尸,枕之股而哭之。欲敛以亡,惧不免,且曰:「受命矣。」乃行。
以下是《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的逐句释义:
原文:
二十有七春,齐侯使庆封来聘。夏,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屈建、蔡公孙归生、卫石恶、陈孔奂、郑良霄、许人、曹人于宋。卫杀其大夫宁喜。秋七月辛巳,豹及诸侯之大夫盟于宋。冬十有二月乙卯朔,日有食之。译文:
二十一年春季,齐桓公派遣庆封前来访问。夏季,叔孙豹与晋国的赵盾、楚国的屈建、蔡国的公孙归生、卫国的石恶、陈国的孔奂、郑国的良霄、许国人和曹国人在宋国会盟。卫灵公杀死了自己的大夫宁喜。秋季,七月初一,叔孙豹和各国诸侯大臣在宋国结盟。冬季,十二月初一,出现日食现象。注释:
- “二十有七春”:指二十一年的春季。
- “齐侯使庆封来聘”:齐国国君派遣庆封前来访问。
- “夏,叔孙豹会”:夏季,叔孙豹与其他国家大臣会盟。
- “卫杀其大夫甯喜”:卫灵公杀死了自己的大夫宁喜。
- “秋七月辛巳”:秋季,七月初一,具体日期。
- “豹及诸侯之大夫盟于宋”:叔孙豹和各国诸侯大臣在宋国结盟。
- “冬十有二月乙卯朔”:冬季,十二月初一,具体日期。
- “日有食之”:出现了日食现象。
- 赏析:
此段文字主要记录了春秋时期的一次重要外交事件。其中,齐桓公派遣庆封前来访问,显示了齐国对晋国的支持。同时,晋国、楚国、蔡国、卫国等国家也参与了这次会盟。此外,文中还提到了卫灵公杀死了自己的大夫宁喜,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程度。整体来看,这段文字为我们展示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交往和争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