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有使公孙黑如楚,辞曰:「楚、郑方恶,而使余往,是杀余也。」伯有曰:「世行也。」子皙曰:「可则往,难则已,何世之有?」伯有将强使之。子皙怒,将伐伯有氏,大夫和之。十二月己巳,郑大夫盟于伯有氏。裨谌曰:「是盟也,其与几何?《诗》曰:『君子屡盟,乱是用长。』今是长乱之道也。祸未歇也,必三年而后能纾。」然明曰:「政将焉往?」裨谌曰:「善之代不善,天命也,其焉辟子产?举不逾等,则位班也。择善而举,则世隆也。天又除之,夺伯有魄,子西即世,将焉辟之?天祸郑久矣,其必使子产息之,乃犹可以戾。不然,将亡矣。」
郑国的国君让公孙黑到楚国去,公孙黑辞谢说:“楚、郑两国正在交恶,让我去,这是要我的命啊!”子皙说:“如果同意呢,就去吧!如果不同意,就算了。哪有什么世道的可谈?”于是子皙硬要公孙黑前去。子皙发怒了,打算讨伐子有氏家族。大夫们都赞成他。十二月初六日,郑国的大夫们在子有氏家里结盟。裨谌说:“这次结盟,大概能维持多长时间?《诗》上说:‘君子多次结盟,祸乱就会增长。’现在这是助长祸乱的做法啊。祸难没有消除,三年之后才能缓和。”然明问:“国家的政令将要投向哪里?”裨谌说:“善人代替恶人,这是天命所决定的,怎么能逃避子产呢?不越出等级范围,这是地位的次序。选择善人而举用,这是使国家昌盛。上天又除掉伯有的魂魄,子西即位,又将怎样避开他呢?上天对郑国久已降祸,恐怕还要让子产来平息祸乱,才可以免于灭亡。不然的话,就要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