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三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夏六月辛巳,公薨于楚宫。秋九月癸巳,子野卒。己亥,仲孙羯卒。冬十月,滕子来会葬。癸酉,葬我君襄公。十有一月,莒人杀其君密州。

【传】三十一年春,王正月,穆叔至自会,见孟孝伯,语之曰:「赵孟将死矣。其语偷,不似民主。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弗能久矣。若赵孟死,为政者其韩子乎!吾子盍与季孙言之,可以树善,君子也。晋君将失政矣,若不树焉,使早备鲁,既而政在大夫,韩子懦弱,大夫多贪,求欲无厌,齐、楚未足与也,鲁其惧哉!」孝伯曰:「人生几何?谁能无偷?朝不及夕,将安用树?」穆叔出而告人曰:「孟孙将死矣。吾语诸赵孟之偷也,而又甚焉。」又与季孙语晋故,季孙不从。

及赵文子卒,晋公室卑,政在侈家。韩宣子为政,为能图诸侯。鲁不堪晋求,谗慝弘多,是以有平丘之会。

诗句:
春王正月。
夏六月辛巳,公薨于楚宫。
秋九月癸巳,子野卒。
己亥,仲孙羯卒。
冬十月,滕子来会葬。
癸酉,葬我君襄公。
十有一月,莒人杀其君密州。

译文:
春天在正月初,穆叔从澶渊会见归来,见了孟孝伯。他说赵孟将死,他的言论毫无远虑,不像百姓的主人;而且年纪不到五十,就絮絮叨叨的好像八九十岁的人,他不能活得很长久了。如果赵孟去世,治理国家的人将是韩子吗?您何不和季孙商量一下,可以树立善行,这是君子的做法。晋君将失去政权,如果不建立这样的善政,让早有准备的鲁国成为忧患。后来政权落在大夫手中,韩宣子软弱无能,大夫们都贪婪无度,追求欲望永不满足,齐国、楚国也不足以与他们相比,鲁国恐怕要害怕了!
孟孝伯说:“人生几何?谁能没有贪心?早晨的时间来不及到晚上,哪里还用得着树立什么善政?”穆叔出来告诉别人说:“孟孙将要死了。我对您说过他的贪心,并且还更加严重。”又和季孙谈论晋国的历史,季孙不同意。
等到赵文子去世,晋国的公室卑下,政权落在奢侈之家手中。韩宣子执政,能图谋诸侯。鲁国不能承受晋国的索取,谗言恶毒,因此才有了平丘之会。

赏析:
本诗是《左传》中记录春秋时期鲁国历史的一个片段,通过穆叔和孟孝伯的对话以及他们的行动,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人物性格。文章首先讲述了春季发生的事件,包括赵孟的去世、子野和其他几位大夫的死亡等重大事件。接着,穆叔对赵孟的评论揭示了他对赵孟政治能力的怀疑以及对赵孟个人品质的评价。此外,文章还涉及到晋国内部的纷争和权力斗争,特别是赵文子的去世和晋君失去政权的问题。整体上,该诗展现了春秋时代政治动荡和社会动荡的背景,同时也表现了一种悲观的人生观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