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子以屈申为贰于吴,乃杀之。以屈生为莫敖,使与令尹子荡如晋逆女。过郑,郑伯劳子荡于汜,劳屈生於菟氏。晋侯送女于邢丘。子产相郑伯,会晋侯于邢丘。

公如晋,自郊劳至于赠贿,无失礼。晋侯谓女叔齐曰:「鲁侯不亦善于礼乎?」对曰:「鲁侯焉知礼?」公曰:「何为?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无违者,何故不知?」对曰:「是仪也,不可谓礼。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今政令在家,不能取也。有子家羁,弗能用也。奸大国之盟,陵虐小国。利人之难,不知其私。公室四分,民食于他。思莫在公,不图其终。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其所。礼这本末,将于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言善于礼,不亦远乎?君子谓:「叔侯于是乎知礼。」

晋韩宣子如楚送女,叔向为介。郑子皮、子大叔劳诸索氏。大叔谓叔向曰:「楚王汰侈已甚,子其戒之。」叔向曰:「汰侈已甚,身之灾也,焉能及人?若奉吾币帛,慎吾威仪,守之以信,行之以礼,敬始而思终,终无不复,从而不失仪,敬而不失威,道之以训辞,奉之以旧法,考之以先王,度之以二国,虽汰侈,若我何?」

楚子以屈申为贰于吴,乃杀之 ——《左传·昭公五年》    
    
译文:楚子因为屈申与吴国勾结,所以将他杀死。    
    
注释:屈申是楚国的一位贵族,他与吴国有勾结的行为被发现后,被楚子所杀。这句话反映了楚子对于背叛国家的行为的严厉态度。    
    
公如晋,自郊劳至于赠贿,无失礼 ——《左传·昭公五年》    
    
译文:鲁哀公亲自去晋国,从郊外迎接到赠送礼物,没有违反礼仪。    
    
注释:鲁哀公亲自前往晋国,表示对晋国的尊重和敬意。在迎亲的过程中,他亲自迎接,并赠送礼物,体现了他对晋国的尊重和友谊。    
    
诗1: 《左传·昭公五年》原文及翻译- 莒人来讨,不设备。 戊辰,叔弓败诸 分泉,莒未陈也。 冬十月,楚子以诸侯及东夷伐吴,以报棘、栎、麻之役。    
    
译文:莒国人前来讨伐我们,但我们没有做好防备。在戊辰日,叔弓在分泉之战中打败了他们,但莒国人还没有摆开阵势。在冬天的十月,楚王率领诸侯和东夷人进攻吴国,是为了报复他们在棘、栎、麻的战争中遭受的损失。    
    
注释:莒国人前来讨伐鲁国,但鲁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在戊辰日,叔弓在分泉之战中成功地击败了莒国人,但他们还未完全展开阵势。在冬天的十月,楚王联合其他诸侯和东夷人共同进攻吴国,这是为了报复他们在棘、栎、麻的战争中遭受的损失。这首诗表达了鲁国面对莒国的挑衅时的被动局面。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的纷争和战争给各国带来的影响,同时也揭示了鲁国在面对强敌时所面临的困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形势以及各个国家的动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