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子享公于新台,使长鬣者相,好以大屈。既而悔之。薳启强闻之,见公。公语之,拜贺。公曰:「何贺?对曰:「齐与晋、越欲此久矣。寡君无适与也,而传诸君,君其备御三邻。慎守宝矣,敢不贺乎?」公惧,乃反之。

郑子产聘于晋。晋侯疾,韩宣子逆客,私焉,曰:「寡君寝疾,于今三月矣,并走群望,有加而无瘳。今梦黄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对曰:「以君之明,子为大政,其何厉之有?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祀之。晋为盟主,其或者未之祀也乎?」韩子祀夏郊,晋侯有间,赐子产莒之二方鼎。

子产为丰施归州田于韩宣子,曰:「日君以夫公孙段为能任其事,而赐之州田,今无禄早世,不获久享君德。其子弗敢有,不敢以闻于君,私致诸子。」宣子辞。子产曰:「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施将惧不能任其先人之禄,其况能任大国之赐?纵吾子为政而可,后之人若属有疆场之言,敝邑获戾,而丰氏受其大讨。吾子取州,是免敝邑于戾,而建置丰氏也。敢以为请。」宣子受之,以告晋侯。晋侯以与宣子。宣子为初言,病有之,以易原县于乐大心。

诗句一:“楚子享公于新台,使长鬣者相”

  • 译文:楚灵王在新台上宴请鲁昭公,派有长毛的相礼。
  1. 注释与赏析
  • 注释:此处提到的“新台”,是古代楚国的重要建筑之一,位于楚国的都城,用以接待外宾。“长鬣者相”指的是具有特殊仪态的长者担任相礼。
  • 赏析:此句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间宴会的礼节之隆重和繁复,以及楚国对外展示其大国风范的意图。

诗句二:“既而悔之。”——薳启强闻之,见公。

  • 译文:然而,不久之后,楚灵王感到后悔。
  • 注释:薳启强,楚国人,作为晋国的大夫,听闻此事后急忙前来拜访鲁昭公表达祝贺。
  • 赏析:表达了楚国对此次行为的反思和悔意,同时也展示了薳启强及时行动的智慧和谨慎。

诗句三:“齐与晋、越欲此久矣。寡君无适与也”

  • 译文:长久以来,齐国、晋国和越国都想得到这块土地。我们的国君没有选择,只能将土地传给诸位。
  • 注释:这里提到“齐与晋、越欲此久矣”,表明这土地长期以来一直是这些国家所觊觎的对象。
  • 赏析:反映出当时的政治局势复杂且竞争激烈,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不断。

诗句四:“而传诸君,君其备御三邻。慎守宝矣,敢不贺乎?”

  • 译文:因此,我们国君将这块土地传递给各位,请您务必小心地对待并保护这三座邻国的安全。我谨代表大家向您表示祝贺。
  • 注释:“三邻”指的是靠近的邻国。这里的“三邻”指的是齐国、晋国和越国,因为鲁国本身并不接壤这三个国家。
  •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鲁昭公对维护周边安全的重视以及对外交关系的谨慎态度。

诗句五:“郑子产聘于晋。晋侯疾,韩宣子逆客”

  • 译文:子产前往晋国访问晋景公。晋景公身体不适,韩宣子迎接了子产。
  • 注释:“聘”在这里指访问。“疾”意味着生病或不适。“逆客”即迎接客人。
  • 赏析:“疾”字的使用增加了句子的情感色彩,显示了晋景公身体状况不佳,需要特别关注来访者的身体状况。

《左传》中的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各国之间争夺土地的紧张局面,还通过对话和叙述展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外交策略。通过这种叙事方式,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