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哀公元妃郑姬,生悼大子偃师,二妃生公子留,下妃生公子胜。二妃嬖,留有宠,属诸徒招与公子过。哀公有废疾。三月甲申,公子招、公子过杀悼大子偃师,而立公子留。

夏四月辛亥,哀公缢。干征师赴于楚,且告有立君。公子胜愬之于楚,楚人执而杀之。公子留奔郑。书曰「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罪在招也;「楚人执陈行人干征师杀之」,罪不在行人也。

叔弓如晋,贺虒祁也。游吉相郑伯以如晋,亦贺虒祁也。史赵见子大叔,曰:「甚哉,其相蒙也!可吊也,而又贺之?」子大叔曰:「若何吊也?其非唯我贺,将天下实贺。」

秋,大蒐于红,自根牟至于商、卫,革车千乘。

七月甲戌,齐子尾卒,子旗欲治其室。丁丑,杀梁婴。八月庚戌,逐子成、子工、子车,皆来奔,而立子良氏之宰。其臣曰:「孺子长矣,而相吾室,欲兼我也。」授甲,将攻之。陈桓子善于子尾,亦授甲,将助之。或告子旗,子旗不信。则数人告。将往,又数人告于道,遂如陈氏。桓子将出矣,闻之而还,游服而逆之。请命,对曰:「闻强氏授甲将攻子,子闻诸?」曰:「弗闻。」「子盍亦授甲?无宇请从。」子旗曰:「子胡然?彼孺子也,吾诲之犹惧其不济,吾又宠秩之。其若先人何?子盍谓之?《周书》曰:『惠不惠,茂不茂。』康叔所以服弘大也。」桓子稽颡曰:「顷、灵福子,吾犹有望。」遂和之如初。

以下是对《左传》中《昭公八年》相关诗句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1. 诗句及译文:“陈哀公有废疾。”
  • 释义:陈哀公有疾病。
  • 译文:Zhēn Ai Gong had a chronic illness.
  • 赏析:此句描述了陈哀公身体有病,暗示了接下来发生的宫廷政变与健康问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1. 诗句及译文:“三月甲申,公子招、公子过杀悼大子偃师,而立公子留。”
  • 释义:三月甲申日,公子招和公子过杀死悼太子偃师,拥立公子留为国君。
  • 译文:In March,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month’s seventh day, Prince Zhi and Prince Guo killed Dai Tai Zhao Shi and established Prince Liu as the king.
  • 赏析:这一事件标志着权力的重新分配,昭告天下陈国将由公子留掌权,这反映了当时政治局势的动荡和权力斗争的激烈。
  1. 诗句及译文:“夏四月辛亥,哀公缢。”
  • 释义:夏四月辛亥日,哀公上吊自尽。
  • 译文:In the fourth month of the summer, at the seventh day of the month’s tenth, Ai Gong hanged himself.
  • 赏析:哀公自杀,表明其政治地位的衰落和对现状的彻底绝望。
  1. 诗句及译文:“干征师赴于楚,且告有立君。”
  • 释义:干征师前往楚国报告立君之事。
  • 译文:Gan Zheng Si to Chu, also reporting abou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king.
  • 赏析:此行动可能预示着国内权力真空状态的填补,也显示了干征师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角色和影响力。
  1. 诗句及译文:“公子胜愬之于楚,楚人执而杀之。”
  • 释义:公子胜向楚国申诉此事,楚人将其拘留后处决。
  • 译文:The young prince was reported by Chu to have been arrested and then executed by Chu.
  • 赏析:这一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的不稳定,展示了国际间的紧张关系和政治斗争。
  1. 诗句及译文:“公子留奔郑。”
  • 释义:公子留逃亡至郑国。
  • 译文:Prince Liu fled to Jing, leaving no other option.
  • 赏析:这一行为揭示了公子留的政治孤立和流亡的命运,同时也反映出郑国的外交政策和国内形势的变化。
  1. 诗句及译文:“书曰『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罪在招也;『楚人执陈行人干征师杀之』,罪不在行人也。”
  • 释义:记载说「陈侯的弟弟招杀了陈世子偃师」,罪名在于招;「楚人逮捕了陈行人干征师并将其处死」,罪名不在他的人身上。
  • 译文:The book said “the brother of Cheng King killed Dai Tai Zhao Shi,” the crime lay with Zhi; “Chu people captured Chengren Xing Shi and killed him,” the crime wasn’t with the envoy.
  • 赏析:这一段记录强调了责任归咎的具体性和明确性,体现了当时社会对法律和责任认定的重视。

通过深入分析和理解《左传》中的这些句子不仅能够把握古代中国的社会政治动态,还能够理解到历史事件背后的复杂因素和人性的多样性。同时,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也能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演变及其深厚的历史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