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姻丧,使赵成如周吊,且致阎田与襚,反颖俘。王亦使宾滑执甘大夫襄以说于晋,晋人礼而归之。
夏四月,陈灾。郑裨灶曰:「五年,陈将复封。封五十二年而遂亡。」子产问其故,对曰:「陈,水属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今火出而火陈,逐楚而建陈也。妃以五成,故曰五年。岁五及鹑火,而后陈卒亡,楚克有之,天之道也,故曰五十二年。」
晋荀盈如齐逆女,还,六月,卒于戏阳。殡于绛,未葬。晋侯饮酒,乐。膳宰屠蒯趋入,请佐公使尊,许之。而遂酌以饮工,曰:「女为君耳,将司聪也。辰在子卯,谓之疾日。君彻宴乐,学人舍业,为疾故也。君之卿佐,是谓股肱。股肱或亏,何痛如之?女弗闻而乐,是不聪也。」又饮外嬖嬖叔曰:「女为君目,将司明也。服以旌礼,礼以行事,事有其物,物有其容。今君之容,非其物也,而女不见。是不明也。」亦自饮也,曰:「味以行气,气以实志,志以定言,言以出令。臣实司味,二御失官,而君弗命,臣之罪也。」公说,彻酒。
《左传》·昭公九年
王有姻丧,使赵成如周吊,且致阎田与襚,反颖俘。王亦使宾滑执甘大夫襄以说于晋,晋人礼而归之。夏四月,陈灾。郑裨灶曰:「五年,陈将复封。**封五十二年而遂亡。 」子产问其故,对曰:「陈,水属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 今火出而火陈,逐楚而建陈也。 妃以五成,故曰五年。 岁五及鹑火,而后陈卒亡,楚克有之,天之道也,故曰五十二年。 晋荀盈如齐逆女,还,六月,卒于戏阳。殡于绛,未葬。」晋侯饮酒,乐。膳宰屠蒯趋入,请佐公使尊,许之。而遂酌以饮工,曰:「女为君耳,将司聪也。辰在子卯,谓之疾日。 君彻宴乐,学人舍业,为疾故也。 君之卿佐,是谓股肱。 股肱或亏,何痛如之?女弗闻而乐,是不聪也。」又饮外嬖嬖叔曰:「女为君目,将司明也。服以旌礼,礼以行事,事有其物,物有其容。今君之容非其物,而女不见。 明君之道,所以导民也。 食以行气,气以实志,志以定言,言以出令。 臣实司味,二御失官,而君弗命,臣之罪也。 子产曰: **唯命不怠!」 尽饮而罢。
赏析
此段文字通过详细记录晋国和楚国之间的互动及其影响,展示了春秋时期政治、军事和文化的复杂交织。从王的姻丧到外交活动,再到国内的政治变动,每一个事件都紧密关联着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变迁。
王的姻丧及其后续的外交行动揭示了当时国际关系中的相互利用和权力平衡。特别是赵成的角色,他不仅代表了王室,也是连接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重要纽带。这种外交策略显示了晋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同时,郑裨灶关于陈国未来的预言,更是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让人不禁思考历史循环中的宿命论。
文中对晋国内部的讨论,如荀盈的死和宴乐的取消,反映了晋国内部的矛盾和冲突。这些事件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深刻地影响了整个国家的运行和人民的生活。例如,荀盈的死亡可能预示着某种政治危机或家族纷争的出现;而晋国的宴乐之停则可能是对内忧外患的一种反思。
这段描述不仅是历史的记载,更是一种文化和政治智慧的体现。它教会我们如何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及如何在动荡的时代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左传》·昭公九年的这一段落不仅是一个历史事件的记载,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启示的文学作品。它让我们深刻理解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远影响,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生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