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公欲废知氏而立其外嬖,为是悛而止。秋八月,使荀跞佐下军以说焉。
孟僖子如齐殷聘,礼也。
冬,筑郎囿,书,时也。季平子欲其速成也,叔孙昭子曰:「《诗》曰:『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焉用速成?其以剿民也?无囿犹可,无民其可乎?」
诗句翻译和注解:
- “初,公欲废知氏而立其外嬖” —— 初始时,鲁昭公想废去智氏家族,改立他的宠信的外戚。 [关键词:公欲废知氏、立其外嬖]
- “为是悛而止” —— 因为他的考虑而停止了这个决定。 [关键词:为是、悛、止]
- “秋八月,使荀跞佐下军以说焉” —— 秋季,八月,派遣荀跞辅佐下军以安抚他们。 [关键词:秋八月、荀跞、佐下军]
- “孟僖子如齐殷聘,礼也” —— 孟僖子到齐国去访问并商定外交事宜,这是符合礼仪的。 [关键词:孟僖子、如齐殷聘、礼也]
- “冬,筑郎囿,书,时也” —— 冬季,修建郎囿,这是写在史书上的,因为这是适当的时机。 [关键词:冬、筑郎囿、书]
- “季平子欲其速成也,叔孙昭子曰:「《诗》曰:『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焉用速成?其以剿民也?」无囿犹可,无民其可乎?」 —— 季平子想要尽快完成这项工作,叔孙昭子回答说:《诗经》中说:“开始不要急于完成,民众的儿子将到来。”为什么要急于完成呢?那样做会伤害民众。如果没有围栏还可能,但没有人民又怎样呢?” [关键词:季平子、欲速成、叔孙昭子、《诗经》、勿亟、庶民子来]
赏析:
这段文本描述了春秋时期鲁国的政治变动及其引发的社会反应。通过分析文中的事件和人物行为可以看出,政治决策不仅要考虑策略和利益,还要兼顾道德伦理和社会和谐。同时,文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礼仪规范和政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