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曰:「叔向,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减。曰义也夫,可谓直矣。平丘之会,数其贿也,以宽卫国,晋不为暴。归鲁季孙,称其诈也,以宽鲁国,晋不为虐。邢侯之狱,言其贪也,以正刑书,晋不为颇。三言而除三恶,加三利,杀亲益荣,犹义也夫!」

诗句翻译及注释

仲尼曰:「叔向,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减。曰义也夫,可谓直矣。」
孔子说:「叔向,古代的忠贞正直之人。治理国家、制定刑罚时,不因亲人而有所隐瞒。多次指责叔鱼的罪行,并不因此而减轻罪责。他说这是符合义的,可以说是正直了。」

平丘之会,数其贿也,以宽卫国,晋不为暴。归鲁季孙,称其诈也,以宽鲁国,晋不为虐。「
平丘的会见中,他列举叔鱼的财贿来宽免卫国,晋国因此没有暴行。归还鲁国的季孙氏,说他有欺诈行为,以此来宽待鲁国,晋国因此没有虐待他们。

邢侯之狱,言其贪也,以正刑书,晋不为颇。三言而除三恶,加三利,杀亲益荣,犹义也夫!」
在邢侯的案子中,他提到邢侯的贪婪,并以此为证据来纠正刑书,晋国因此没有偏颇。三次言论消除了三种恶行,增加了三种利益,杀死亲人而使荣耀增加,还是符合义的。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关于正义和公正的观念,特别是强调在处理政治和道德事务时,应该坚持公正无私的原则。诗中的孔子称赞叔向的行为是“古之遗直”,即继承了古代正直的品质。通过赞扬叔向的正直行为及其在处理国家大事时所体现的道德原则,诗歌传达了一种理想的政治和道德观念,强调正义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杀亲益荣”这一观点,反映了儒家对于亲情与正义之间的关系的看法。虽然这可能在某些文化或历史背景下被认为是不孝或不合常理的,但孔子在这里强调的是维护正义而不是牺牲亲情,这一点在现代仍具有重要意义,它提醒我们即使在面对个人情感时也应该坚守道义。

诗中所展现的政治智慧和策略也值得我们思考。例如,在平丘之会中,通过提及叔鱼的贪腐和奸诈行为来为他的宽恕提供正当的理由;而在邢侯之狱中,则通过正面评价其贪婪行为来矫正刑书,显示了儒家对于法律和刑罚公正性的强调。这些做法都体现了诗人试图通过公正的方式来解决冲突和问题的智慧。

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个具体历史人物的评价,更是对一种道德和政治哲学的实践展示。它鼓励我们在面对复杂社会和个人关系时,应如何平衡正义和个人情感的需求,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手段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