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侯疥,遂痁,期而不瘳,诸侯之宾问疾者多在。梁丘据与裔款言于公曰:「吾事鬼神丰,于先君有加矣。今君疾病,为诸侯忧,是祝史之罪也。诸侯不知,其谓我不敬。君盍诛于祝固、史嚣以辞宾?」公说,告晏子。晏子曰:「日宋之盟,屈建问范会之德于赵武。赵武曰:『夫子之家事治,言于晋国,竭情无私。其祝史祭祀,陈信不愧。其家事无猜,其祝史不祈。』建以语康王,康王曰:『神人无怨,宜夫子之光辅五君,以为诸侯主也。』」公曰:「据与款谓寡人能事鬼神,故欲诛于祝史。子称是语,何故?」对曰:「若有德之君,外内不废,上下无怨,动无违事,其祝史荐信,无愧心矣。是以鬼神用飨,国受其福,祝史与焉。其所以蕃祉老寿者,为信君使也,其言忠信于鬼神。其适遇淫君,外内颇邪,上下怨疾,动作辟违,从欲厌私。高台深池,撞钟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以成其违,不恤后人。暴虐淫从,肆行非度,无所还忌,不思谤讟不惮鬼神,神怒民痛,无悛于心。其祝史荐信,是言罪也。其盖失数美,是矫诬也。进退无辞,则虚以求媚。是以鬼神不飨其国以祸之,祝史与焉。所以夭昏孤疾者,为暴君使也。溲再辕稼鬼神。」公曰:「然则若之何?」对曰:「不可为也: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候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县鄙之人,入从其政。逼介之关,暴征其私。承嗣大夫,强易其贿。布常无艺,征敛无度;宫室日更,淫乐不违。内宠之妾,肆夺于市;外宠之臣,僭令于鄙。私欲养求,不给则应。民人苦病,夫妇皆诅。祝有益也,诅亦有损。聊、摄以东,姑、尤以西,其为人也多矣。虽其善祝,岂能胜亿兆人之诅?君若欲诛于祝史,修德而后可。」公说,使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

诗句逐句释义

  1. “齐侯疥,遂痁,期而不瘳”, 描述的是齐侯由于疾病而身体不适。
  2. “诸侯之宾问疾者多在”, 表明许多诸侯国的代表都在询问病情。
  3. “梁丘据与裔款言于公曰”, 梁丘据和裔款向昭公提出了他们的看法或建议。
  4. “吾事鬼神丰,于先君有加矣”, 表示他们对鬼神的事务处理得当,甚至超过了前任君主。
  5. “今君疾病,为诸侯忧,是祝史之罪也”, 指出国君的疾病给其他诸侯造成了担忧,这是祝史的失职。
  6. “诸侯不知,其谓我不敬”, 暗示如果诸侯们不知道原因,会认为他们不恭敬。
  7. “君盍诛于祝固、史嚣以辞宾?” 昭公提议对祝史进行惩处来结束这种状况。
  8. “公说,告晏子。晏子曰”, 表示昭公听了梁丘据和裔款的建议后感到高兴,并告诉了晏子。
  9. “晏子曰…” 晏子回应了关于祝史的职责及如何避免类似问题的建议。
  10. “日宋之盟,屈建问范会之德于赵武…康王曰:‘神人无怨,宜夫子之光辅五君,以为诸侯主也’”, 描述了屈建通过范会向赵武咨询关于德行的问题,而赵武的回答被康王引用。
  11. “公曰:“据与款谓寡人能事鬼神,故欲诛于祝史”, 昭公质疑两位臣子为何要指责他。
  12. “子称是语,何故?”对曰:若有德之君…其所以蕃祉老寿者,为信君使也” 晏子解释说,如果国君有德行,就不会受到诅咒,而是得到祝福;他的言行能够获得鬼神的信任。
  13. “是以鬼神用飨,国受其福,祝史与焉。” 说明鬼神因为国君的诚信而给予祝福,并且国家的福祉由此获得。
  14. “其所以蕃祉老寿者,为信君使也,其言忠信于鬼神。其适遇淫君,外内颇邪,上下怨疾,动作辟违,从欲厌私…无所还忌…神怒民痛,无悛于心。” 晏子进一步解释,若国君行为不端,那么鬼神就会降灾惩罚国家,同时也会针对那些不忠不信的人进行报复。
  15. “其祝史荐信,是言罪也。其盖失数美,是矫诬也。” 晏子指出,祝史的行为如果只是表面上的忠诚和信守誓言,实际上是在欺骗和诬告他人。
  16. “进退无辞,则虚以求媚。是以鬼神不飨其国以祸之,祝史与焉。” 晏子提到如果祝史没有正当理由地奉承,那么他们的行为就会招致神灵的不满和惩罚。
  17. “所以夭昏孤疾者,为暴君使也。溲再辕稼鬼神。” 最后晏子总结了一些导致国家混乱、人民生病的原因,包括国君的过度行为、贪婪等,这些都会遭到神灵的愤怒和惩罚。

译文

齐国国君因疾病而身体不适,导致许多诸侯前来问候病情。齐国的大夫梁丘据和裔款向昭公提出他们的建议,认为昭公可以对负责祭祀的祝史进行惩处。昭公听从了这一建议,并向晏子求教。晏子解释说,真正的德行来自于君王的内外一致,即君主的德行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福祉和百姓的健康,如果君王行为不检点,鬼神便会降灾惩罚国家,同时也会对那些不忠不信的人进行报复。因此,为了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康,应该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官员的道德素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