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孙昭子如阚,公居于长府。九月戊戌,伐季氏,杀公之于门,遂入之。平子登台而请曰:「君不察臣之罪,使有司讨臣以干戈,臣请待于沂上以察罪。」弗许。请囚于费,弗许。请以五乘亡,弗许。子家子曰:「君其许之!政自之出久矣,隐民多取食焉。为之徒者众矣,日入慝作,弗可知也。众怒不可蓄也,蓄而弗治,将温。温畜,民将生心。生心,同求将合。君必悔之。」弗听。郤孙曰:「必杀之。」公使郤孙逆孟懿子。叔孙氏之司马鬷戾言于其众曰:「若之何?」莫对。又曰:「我,家臣也,不敢知国。凡有季氏与无,于我孰利?」皆曰:「无季氏,是无叔孙氏也。」鬷戾曰:「然则救诸!」帅徒以往,陷西北隅以入。公徒释甲,执冰而踞。遂逐之。孟氏使登西北隅,以望季氏。见叔孙氏之旌,以告。孟氏执郈昭伯,杀之于南门之西,遂伐公徒。子家子曰:「诸臣伪劫君者,而负罪以出,君止。意如之事君也,不敢不改。」公曰:「余不忍也。」与臧孙如墓谋,遂行。

诗句翻译

  1. 叔孙昭子前往阚地,鲁君住在长府。
  2. 在九月戊戌日,鲁昭公攻打季氏,在门口杀死了鲁昭公,随后进入长府。
  3. 平子登上高台请求说:“您没有审查我的罪过,派官员用武器讨伐我。请让我待在沂上以观察自己的罪过。”鲁昭公不允许。
  4. 请让囚犯去费城,也不允许。
  5. 请求以五辆战车逃亡,也不允许。
  6. 子家子说:“您应该同意他们的要求!政治权力由他们自己决定已经很久,隐士们很多都在从他们那里取食。为他们工作的人越来越多,晚上邪恶的行为开始出现,我们无法预知。众怒不能积蓄,如果积蓄起来而不去治理,就会变成温顺的畜牲。温顺的畜牲,民众将生心。心生,同求将合。君王一定会后悔的。”鲁昭公不听。郤孙说:“必须杀掉他们!”鲁昭公派人送郤孙去迎接孟懿子。叔孙氏的司马鬷戾对其部下说:“怎么办?”没有人回答。再问:“我是家臣,不敢知道国家大事。无论有季氏还是没有季氏,于我有何利益?”都说“没有季氏,就没有叔孙氏”。鬷戾说:“那么我们应该救他!”带领士兵前往,陷进西北角进入长府。鲁昭公的士兵放下武器,拿着冰坐在地上。于是追击他们。孟氏派人登上西北角,观望季氏。看到叔孙氏的旌旗,报告给孟氏。孟氏抓住郈昭伯,把他在南门西面杀死,于是进攻鲁昭公的军队。子家子说:“各位臣子假装劫持国君,却因负罪而出逃,君王阻止。我想像我侍奉君王,不敢不这样做。”鲁昭公说:“我不忍心这么做。”与臧孙前往墓地谋划,然后继续前行。

赏析
这首诗是《左传》中记载的一次鲁昭公被季氏杀害的事件。诗中描述了事件的起始和经过,通过对话展示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他们的态度和行动。诗的结构清晰,情节连贯,语言简洁而有力,很好地表达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状况。

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对话形式,使得诗歌具有生动性和真实感。人物之间的观点和态度通过对话得以展现,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氛围。同时,诗中的一些词汇和表达方式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如“平子登台”等,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和艺术效果。

这首诗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苦难生活。通过对事件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人民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反抗,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也反映出春秋时期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