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公如齐,齐侯请飨之。子常子曰:「朝夕立于其朝,又何飨焉?其饮酒也。」乃饮酒,使宰献,而请安。子仲之子曰重,为齐侯夫人,曰:「请使重见。」子家子乃以君出。

十二月,晋籍秦致诸侯之戍于周,鲁人辞以难。

译文:

冬天,昭公去齐国访问,齐侯邀请昭公吃饭。子常说:“早晨和晚上在朝廷上就位了,还要请什么客呢?不过是喝酒罢了。”于是昭公便喝酒,让主管宰臣献酒表示敬意。然后请安。子仲的儿子重为齐侯夫人,她说:“请让我来见一下。”于是就让昭公出宫了。十二月,晋籍秦把鲁国诸侯的戍防任务交给周,但鲁国以困难为由拒绝了。

注释:

  1. “朝夕立于其朝,又何飨焉?”:这句话表达了子常对于宴会的态度。他认为昭公没有必要参加这种无意义的宴会,因为昭公已经每日在朝廷处理事务,无需再次饮酒庆祝。

  2. “夏四月,吴弑其君僚。”:此事件标志着春秋时期吴国的霸权崛起。

  3. “冬十月,曹伯午卒。”:曹国国君的去世可能预示着国内权力结构的变化。

  4. “邾快来奔。”:这可能暗示着其他国家对鲁国的态度或鲁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5. “不索何获?”:这句话出自《左传》,意为如果不采取行动,将无法获得成功。昭公可能在考虑如何采取行动以应对这些国内外的挑战。

赏析:

《左传》通过记录这一历史事件,展现了春秋时期各国间的复杂关系和各种政治斗争。其中昭公的行为和决策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现实和外交策略,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和批判性思考。从这些事件中,我们可以窥见那个时代的政治格局及其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同时也能体会到古代文化中的礼仪与礼节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